·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神经衰弱有哪些治疗方法?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07-22 10:51:46 | www.chinesejk.com

  神经衰弱有被过滥诊断的倾向,因此神经衰弱满天飞,而实际上是极少的。当一些患者被戴上神经衰弱而久治不愈时,需考虑有否将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等误诊为神经衰弱之可能。因为象焦虑性神经症及抑郁性神经症同样具有神经衰弱的某些症状如失眠、疲劳、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等。神经衰弱一般采用中西医药综合性治疗,以镇静安神及解释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治疗时使患者获得充分休息,是治愈的最重要要素。

  神经衰弱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1.心理疗法为主。 2.辅以药物治疗。 3.辅以物理或其他疗法。

  二、疗效评价

  1.近愈: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消失,自觉良好;能恢复病前工作能力和生活。 2.好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基本消失;能从事脑力和体力活动。 3.未愈: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基本无变化。

  三、治疗方法

  选择治疗方法一般都因人而异。有些病人听人介绍说某药物或某种方法治神经衰弱有神奇效果,便放弃了原本已取得一定疗效的方法,盲目地更换成他人的方法,结果不仅不见有效,原先的疗效可能也因此一并丢失了。

  因此,治疗神经衰弱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一旦方案既定,不宜随意更动,见效后仍需作适当巩固。以下是目前临床上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神经衰弱多系心脾两虚或阴虚火旺所致,治疗时应按辨证施治原则,选择不同的处方。此外,针灸、气功、推拿、拔罐等传统的中医疗法,对部分神经衰经也有一定疗效,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解释、疏导等向病人介绍神经衰弱的性质,让其明确本病并非治愈无望,并引导其不应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症状之上,支持其增加治疗的信心。另外还可采用自我松弛训练法,也有心理医生采用催眠疗法治疗。

  药物治疗:较常使用的有抗焦虑药及抗抑郁药,这些药对稳定病人焦虑烦躁或抑郁情绪有明显效果,其中抗焦虑药又多有改善睡眠作用。常用的药物有阿普唑仑、黛力新与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若部分病人自觉脑力迟钝、记忆减退,可予服用小剂量脑代谢改善剂,如吡拉西坦、银杏叶片等。

  物理治疗:有经络导平治疗、电磁场治疗、脑功能保健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多种。总之,治疗神经衰弱的方法不少,最好能综合使用,若能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更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治疗】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颈椎1~7两侧、胸椎5~12两侧。

  配穴:额部、头部、眉弓、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二)治法

  上述部位均取,重点用皮肤针叩刺主穴之两侧,手法轻度或中度。先从颈椎开始,自上而下叩刺两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横行刺,每横行部位三针。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围内按常规叩刺20~50下。额部横叩打三行,头部呈网状叩打。手法同前。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疗224例,结果治愈15例,显效101例,有效10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7.4%。病程短者疗效好,病程长者疗效差[2,3]。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心、缘中、神门。

  配穴:肾、皮质下、阳性反应物、内分泌、脾。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效不显时加选配穴。压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绿豆或冰片(预先制备成米粒大之颗粒),贴压于双侧穴上。然后按压1分钟,使耳廓充血发热。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3~5次,睡前必须按压1次,时间约1~2分钟。隔日换贴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398例,结果临床痊愈120例,显效167例,有效93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95.4%[4~6]。

  耳穴埋针

  (一)取穴

  主穴:心、肾、神门、枕、皮质下。

  配穴:胃、肝、脾。

  (二)治法

  主穴均取,效不显时,酌加配穴。严格消毒耳穴后,将揿钉形皮内针埋入,上以胶布固定,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以感到轻微疼痛、胀、发热为佳。每次一侧耳,双耳交替。5~7天换埋针1次,2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以埋针法治疗191例,结果临床痊愈84例,有效84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87.9%。临床对比观察发现,其疗效优于服西药者,且单侧埋针与双侧同时埋针疗效基本相同[7,8]。

  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内中魁。

  阿是穴位置:多位于两耳根之上半部。

  内中魁穴位置:手中指掌侧正中线,近指侧节横纹中点一穴,前后1分各一穴,左右共六穴。

  (二)治法

  先以耳穴探测仪或探测棒在耳根部仔细测出敏感点,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后,用消毒弹簧刺针或三棱针迅速点刺,出血如绿豆大。每次只刺一侧,每日或隔日1次,两耳交替。治疗时间以上午或下午为佳,夜晚进行者效果较差。疗效不显者可加刺另一侧之内中魁穴。5~7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254例,显效150例,有效8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93.7%[9]。

  体针加敷贴

  (一)取穴

  主穴:百会、四神聪。

  配穴:涌泉。

  (二)治法

  主穴针剌 。先针百会,向前横剌1寸,施快速均匀左右捻转手法,持续2分钟,间隔10分钟,再行前法,反复3次,令患者带针48小时。百会起针后,继针四神聪,均向前横剌1寸,以提插手法,轻、快、匀运针2分钟,间隔10分钟,再行前法,反复3次,令患者带针24小时。出针后,再针百会如前法。如此,以9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配穴,取珍珠粉、朱砂粉、大黄粉、五味子粉适量混匀。每次3g用鲜竹沥调成糊状,均分两份,集中涂于5cm×5cm大小的医用胶布上。于每晚睡前分贴于左右涌泉穴,连续9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重症失眠患者168例,痊愈85例,有效6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1.7%。

  神经衰弱患者的注意事项-神经衰弱注意营养

  营养障碍时也会出现神经衰弱的一些症状。饥饿时人可以出现疲劳感、注意力涣散、行动迟缓、头痛头晕、嗜睡或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除食物以外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此外维生素 B、维生素 C的缺乏,水、盐的摄人不足等等,都可以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大脑需要的营养物质,除了脂类、蛋白质、糖类、氧气和水分以外,其他如维生素、钙、磷、钾、镁以及微量元素等也是不可缺少的。神经衰弱患者在饮食疗法方面应特别注意食用下列对脑有营养价值的食物。

  富含脂类的食物:如肝、鱼类、蛋黄、黄油、大豆、玉米、羊脑、猪脑、芝麻油、花生及核桃等。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猪肉、羊肉、牛肉、牛奶、鸡、鸭、鱼、蛋及豆制品等。

  富含糖的食物:如白糖、红糖、蜂蜜、甘蔗、萝卜、大米、面粉、红薯、大枣、甜菜及水果等。

  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PP(烟酸与烟酷胺)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酵母、肝、豆类、花生、小麦、胚芽、糙米、燕麦、玉米、小米、甘薯、棉籽油、卷心莱及海藻等。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般水果及蔬菜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肾脏与牡蛎、粗粮、豆制品、鱼肉、菠菜、大白菜等。

(编辑:小珊 )

  • {get sql="select contentid,catid,url,title from content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 '$contentid' and catid='$catid' order by contentid asc" rows="1" return="s"} 上一篇: {/get}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频道精彩推荐

保健
健身
减肥
美容
整形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description,thumb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IN (SELECT contentid FROM phpcms_content_position WHERE posid=6) AND status=99 $cats120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1"}

……【查看详细

{/get}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NOT IN (SELECT contentid FROM phpcms_content_position WHERE posid=6) AND status=99 $cats120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4"}
  • {/get}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thumb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thumb!='' AND status=99 $cats11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4"}
  • {/get}
糖尿病文章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status=99 $cats1006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8"}
  • {/get}
胃病文章推荐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status=99 $cats1067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8"}
  • {/get}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thumb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IN (SELECT contentid FROM phpcms_content_position WHERE posid=6) AND status=99 $cats382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2"}
  • {/get}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thumb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IN (SELECT contentid FROM phpcms_content_position WHERE posid=6) AND status=99 $cats1325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2"}
  • {/get}
妇科文章推荐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status=99 $cats653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8"}
  • {/get}
男科文章推荐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status=99 $cats654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8"}
  • {/get}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