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上搭起救命桥
医学专家谈介入和搭桥
介入和搭桥,哪个疗效最好
中华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认为:大样本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对于单支病变(只有一根大血管堵塞),搭桥和介入治疗在延长寿命,防止心肌梗死等方面作用相近。但介入治疗后半到一年,病人血管发生再次狭塞,需要再次介入治疗的比例达到1/3。对于糖尿病合并多支弥漫性病变,有大的、重要的血管(如前降支)完全闭塞而介入治疗打不开,心功能不全而介入治疗不能使所有重要病变都开通者,左主干病变或左主干合并三支病变的患者,更适合进行搭桥手术。
中华心胸外科学会主任委员胡盛寿教授认为:目前对搭桥和介入治疗的疗效对比,大多数是用静脉桥的疗效与介入治疗对比。但目前动脉桥的比例大幅增加,静脉桥的比例明显下降,而动脉桥的10年通畅率高达95%以上,再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支架。药物支架和搭桥的远期疗效对比研究正在进行中。
介入和搭桥,哪个费用更贵
高润霖院士和胡盛寿教授一致认为,如果使用普通支架介入治疗简单病变,其费用与搭桥治疗复杂病变相近:而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费用则高于搭桥。目前搭桥治疗的95%以上为复杂病变,其费用一般在5万元左右。而介入治疗如果用3个国产药物支架,则需7~8万元,进口支架需10万元甚至更多。
药物支架是否过热
据专家介绍,欧美国家,以及新加坡、日本等,药物支架的使用率目前在30%以内。而国内部分大医院的药物支架使用率达60%~90%,个别医院甚至达100%。
高润霖院士和胡盛寿教授都谈到了药物支架目前已显现出的缺陷——延迟内皮愈合,有发生晚期(1~2年甚至更长时间后)血栓的危险。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介绍了世界心脏病学术大会的研究资料:5年随访结果显示,药物支架对小血管(直径小于3毫米)、长病变和糖尿病患者,能显著减少再狭窄发生率;而对直径大于3毫米的血管简单病变,不能明显减少再狭窄的发生率。另有资料表明,植入药物支架后患者死亡率和心肌梗死率显著高于植入普通支架者;而且非心脏原因(尤其癌症)死亡风险也会明显增加。
高润霖院士提醒,对于那些不能耐受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或近期需要作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最好不使用药物支架。胡大一教授指出:使用药物支架后应延长联合使用抗血栓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时间,如从目前的9~12个月延长到2年,同时也应注意出血风险。
专家的共识
据专家介绍,2005年美国实施的介入治疗达到100万例。搭桥28万例。与以往每年搭桥302万例相比,搭桥数量的确有所下降。
原因是多方面的。介入治疗的低创伤、低风险,以及心血管病检查水平的提高,使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增加。专家们的基本共识是:要给患者相对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创伤最小的治疗。医生应当按照《医师宣言》的原则,切实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患者的意愿及社会公平的原则,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解决好利益冲突。
胡大一教授建议:如果是直径大于3毫米的大血管病变,应使用廉价的普通支架;对糖尿病、小血管、长病变可考虑药物支架;对左主干及多支病变,尤其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应首先考虑搭桥。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
(编辑:刘一鸣 )
- {get sql="select contentid,catid,url,title from content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 '$contentid' and catid='$catid' order by contentid asc" rows="1" return="s"} 上一篇: {/get}
- {get sql="select contentid,catid,url,title from content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 '$contentid' and catid='$catid'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1" return="v"} 下一篇: {/get}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
……【查看详细】
{/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