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癔症患者的护理对比研究
城市、农村人群因生活环境不同,在多种精神疾病的分布、病因、症状等方面存在差异。农村癔症患者明显高于城市,已被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在临床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护理方案。
按主要症状群将癔症分为情绪不稳、行为异常、人格障碍、幻觉妄想及其他五个症状群类型。
情绪不稳包括:兴奋,易激惹,哭泣及说唱等;行为异常包括:冲动,乱跑,拒食,自伤,裸体,抽动,肢体活动受限等;人格障碍包括:鬼神附体,双重人格;幻觉妄想包括对鬼神的幻听幻视,继发或伴发夸大,关系妄想等;其他指主观躯体不适,睡眠障碍,缄默违拗等。
有学者认为癔症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临床症状的多样性和易变性。在临床中,多数患者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对突出的临床症状,两组出现症状名称上无明显差别,而症状频度顺序有差异,情感爆发居各症状之首,且农村患者高于城市组。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有癔症性格倾向的人遇到各种应激,极易表现情绪异常。情感爆发可以作为癔症的一种临床亚型。
一)迷信的乡村女性易患癔症
一般来说,情绪不稳定、易接受暗示、常自我催眠、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乡村女性,较一般人更易发生癔症。具有情感反应强烈、表情夸张,寻求别人经常注意和自我中心等表演人格特征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现心理冲突或接受暗示后容易产生癔症,这说明癔症的发病受病前性格的影响。文献资料显示,癔症患病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女性罹患癔症远远多于男性的观点。男性文化程度较高,这与传统的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有关。女性信教者高达34.81%,而男性仅为7.69%,这可能与女性文化低易受迷信影响,或社会地位较低易于寻求精神寄托等有关。
二)临床症状与文化背景
据文献报道,不同文化背景对精神疾病的发生与临床特征有不同的影响。农村癔症患者文化水平明显偏低,与城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多为鬼神附体,双重人格及与鬼神有关的幻觉妄想。女性多于男性,尤其家庭主妇,文盲者居多,可能与农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生活环境相对闭塞,多受封建迷信影响有关。提示文化水平低下可以作为癔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护理对策探讨
(1)一般护理
对新入院的患者热情接待,言语亲切、态度和蔼,取得患者信任是为其治疗的第一步。针对患者富有情感色彩的症状特点和个人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入院患者要有家人陪护,避免因孤独或得不到关注而加重症状,生活上多给予关心照顾,并鼓励患者主动战胜疾病,树立信心,调动积极性,增强独立性。
(2)心理护理
癔症的症状具有表演性,但不同于装病,要接纳患者,避免不良词语刺激患者,尤其是不要简单地否认其症状,特别是不能粗暴地指出其没病或装病;对家属,也要注意其理解接受能力,避免造成误解。癔症患者一般都有诱发因素,虽然轻重不一,但可能对患者有特别意义。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和护理,是治愈癔症、减少复发的重要途径。
(3)急诊护理
根据患者症状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对癔症性木僵患者或瘫痪患者,要加强大小便护理;要帮助患者训练肢体功能,防止肢体挛缩和畸形;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纤维素的饮食,防止便秘及营养失衡;并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急诊中要特别注意鉴别诊断,无明显诱因时诊断癔症更要特别谨慎。检查时要避免强化症状的不良暗示,患者暗示性高,除了常规检查和鉴别诊断需要外,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检查,以免强化其患者角色和加重症状。
本病女性居多,预后较好,但遇到刺激易复发,所以要做好病人心理工作,加强交流,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整体文化水平,改善生活条件将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总之,提高农村边远地区的文化素质及生活水平,有针对性地给予家庭心理治疗(尤其夫妻心理治疗),对癔症的防治更具实际意义。
(编辑:蔡旭旭 )
- {get sql="select contentid,catid,url,title from content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 '$contentid' and catid='$catid' order by contentid asc" rows="1" return="s"} 上一篇: {/get}
- {get sql="select contentid,catid,url,title from content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 '$contentid' and catid='$catid'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1" return="v"} 下一篇: {/get}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
……【查看详细】
{/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