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挖耳可致癌 酒精止耳痒
挖耳朵是大部分人都有的习惯,一般耳朵痒了,就会用挖耳勺或者棉花棒等工具来掏掏,能止痒还有舒服的感觉。因此许多人认为定期掏耳朵,清理耳垢是理所当然的。殊不知,这种行为对耳部健康有着很大的潜在危害。专家提醒,这种习惯会为耳朵健康埋下隐患,使听力受损。
常挖耳,易堆积细菌引发炎症!
首先:掏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不光是为了干净,还因为掏起来特别舒服、过瘾。不少人还喜欢互相掏耳朵,但是,掏耳朵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耳道。
耳垢是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内腺体的分泌物,扮演着清洁剂的角色,同时也起到保护和润滑耳道的作用。俗称耳屎,医学上叫做耵聍。外耳道皮肤表面都会附有一层极薄的耳垢,暴露在空气后,结成淡黄色或褐色薄片,在咀嚼、跑跳等活动中会自行脱落并排出。外耳道内常有耵聍,这也属于正常现象。因此,大部分人不需要清理耳垢,如果经常掏耳朵反而会使耳道内堆积霉菌,导致发霉耳。但除非有以下两种情况出现,一是出现耳痛,需要除去耳垢检查耳道,确定是否患上中耳炎;二是耳垢过多造成听力阻碍,但这些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耳屎”越挖越多
我们外耳道的皮肤非常娇嫩,和软骨膜连接很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甚至影响张嘴和吃东西。有的人耳朵痒了,还随便用发卡、火柴棍儿、挖耳勺等很深、很用力地掏耳朵。我们的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这样掏很容易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甚至导致中耳炎。
而且要知道如果经常掏耳朵,不仅容易使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会导致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另外,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约0.1毫米,掏耳朵时稍不注意,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专家提示正确的挖耳朵:耵聍栓塞引起耳部症状者,特别是干硬的耳屎,可以用5%碳酸氢钠(小苏打)滴耳液滴耳,每日3-4次,每次2-3滴,3日后待耵聍软化,由医生用特制的钩子或钳子取出来,或用温盐水冲洗出来。切不可自己擅自掏挖,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害。
挖耳朵也能挖出“瘤子”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耳朵痒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事情,为了解决那种令人钻心的奇痒,人们习惯上用发夹、火柴、牙签、指甲等挖耳,以图一时之快。有些人甚至养成了无事挖耳的习惯,却不知这极易导致癌症的发生。
经常反复挖耳,使得耳道皮肤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可以手术切除,但切除后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极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因此,为了预防发生癌肿,最好不要紧常挖耳朵。正确的止痒方法是:用涂有75%医用酒精棉签,在耳道内擦试几下即可。
医生忠告: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自己掏耳垢,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耳朵敏感性下降,很多人耳朵破了,自己都很难察觉。如果要清除耳垢,最好用棉花球,切忌使用掏耳勺、发卡等极易损伤外耳道的金属物品。戴助听器的人也要经常检查耳垢,降低助听器受损风险。但如果耳垢太硬,无法排出,每天可滴一些浓度为4%的碳酸氢钠溶液或橄榄油,待耳垢软化后会自然流出。如果这样耳垢还不能排出,又感到耳痛、听力减弱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编辑:小米 )
- {get sql="select contentid,catid,url,title from content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 '$contentid' and catid='$catid' order by contentid asc" rows="1" return="s"} 上一篇: {/get}
- {get sql="select contentid,catid,url,title from content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 '$contentid' and catid='$catid'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1" return="v"} 下一篇: {/get}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
……【查看详细】
{/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