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须警惕中风“来袭”
导读:人们印象中的中风,多发生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殊不知,在炎热的夏季时,气温很高,人的身体对气温的适应力也不好,随着身体排汗量的增多,血液的粘稠度也会增加。如果血流速度变慢,血管阻力增大了,中风就可能不请自来。
炎夏须警惕中风“来袭”
今年55岁的张某近几日经常出现头痛、眩晕、眼前发黑等不适,他以为工作太累,休息一下就行了,也就没放在心上。可前日他晨起后却发现自己右半身麻木无力、说不清话,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抢救。结果被确诊为脑梗塞,颅内已轻度水肿,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专家提出,对中风患者时间就是生命,早一秒钟抢救就会多一分治愈的把握,少一分致残、致死的危险。尤其对脑梗塞患者,如能在发病6个小时内及时抢救效果最好。
人们常说的中风在医学上称为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疾病,按性质可分为脑梗塞和脑出血。王润青认为,一般冬春季节是中风高发期,可正是这一点也让很多患者放松警惕,或不按时服药,或不注意日常饮食起居,很容易造成脑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导致中风。
夏季,尤其7~8月份,是中风发病率较高的季节。中风一旦发生,除非在发病的6个小时以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患者往往会死亡或留下偏瘫、失语、面瘫等后遗症。目前还没特别有效的疗法可治愈此病。所以,对于中风而言,预防的作用是远远大于治疗的作用。
发现“信号”6个小时就诊
值得关注的是,以往55岁以上中老年人高发的中风明显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青壮年的中风患者大多防范意识薄弱,在发病初期出现轻微症状时多认为自己身体强壮不会有事儿,结果延误了病情,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增加对中风的认识,及早捕捉其发病早期的蛛丝马迹至关重要。
“脑出血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恶化,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呕吐和大小便失禁等,并可有头痛和血压升高等症状。”专家认为。由于脑出血大多在动态下发病,且起病急、病症重,因而多数患者能被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但脑梗塞患者往往就不那么“幸运”了。脑梗塞起病缓慢,有的需要数小时至数天,初期症状也不明显,且多在睡眠等静息状态发病,因而易被患者忽视。一旦出现头痛、阵发性眩晕、眼前发黑、一侧或双侧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时,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临床实践证明,脑梗塞患者发病6个小时内若接受治疗,疗效非常理想。而一旦超过6个小时,疗效将大打折扣。
(编辑:刘一鸣 )
- {get sql="select contentid,catid,url,title from content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 '$contentid' and catid='$catid' order by contentid asc" rows="1" return="s"} 上一篇: {/get}
- {get sql="select contentid,catid,url,title from content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 '$contentid' and catid='$catid'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1" return="v"} 下一篇: {/get}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
……【查看详细】
{/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