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七个误解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常与年龄、性别、种族有关,而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狭窄、肥胖、短暂脑供血不足等因素易诱发中风。科学认识中风,做好中风病的一级预防至关重要,但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多人对中风病认识不足,甚至误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中风是一种病
中风不是一种病,它是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或俗称,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小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疾病。其中前两种属于出血性中风,后4种属于缺血性中风。
误区二:中风是中老年人的专利
诚然,中风的主要侵袭对象是中老年人,临床资料显示,中风发病55岁以后每10年增加一倍,但这并不能说明中风对于年轻人就无碍。事实上,年轻人同样可遭受其害,而且近年来该病还不断“年轻化”,甚至儿童亦可患中风。年轻人中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以及高盐、高脂肪的饮食习惯等。因此,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年轻人拒中风于门外的关键。
误区三:瘦人不会得中风
美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会增加心房纤颤的风险。心房纤颤引起的心律不齐可能导致中风,患者若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将会导致死亡。胖人的确比瘦人更容易得中风,但并不代表瘦人不会得,只是几率略少。瘦人也可以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而高血压、动脉硬化正是引起中风的罪魁祸首。此外,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还发现,人体内蛋白质不足也是中风的一大祸根,而瘦人往往摄入蛋白质偏少,故更应当心中风临身。
误区四:血压低或正常者不会得中风
诚然,高血压伴有动脉硬化的病人易患出血性中风,但血压过低时,血管不能正常扩张,血液循环就会减少,导致脑血管发生痉挛,脑组织缺血、缺氧。此外,血压过低,还可能造成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与纤维蛋白沉积,使血液黏度升高,形成血栓而发生脑血管病,医学上称为脑梗死,这就是血压不高或者血压低的人也会得中风的原因。
误区五:中风治好后不会再发
其实不然,中风很容易复发,复发率高达25%,而且还有多次复发者。这是因为所谓中风治愈仅仅是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某些中风事实上是一些内科疾病的合并症,只有将这些内科疾病有效控制,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肾脏疾病等,才能减少中风再发。
误区六:父母患中风子女也会得
中风并非遗传病,仅有一部分中风具有遗传倾向。因此,中风患者的子女不必忧心忡忡。但应指出,这些人患中风的危险性可能大于一般人群。为此,他们应加强自我保健,认真、积极地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等。
误区七:中风病人要静养
其实中风病人静养,不但影响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而且还易造成废用综合征:瘫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中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有赖于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与肢体之间神经通道的促通,这种通道的建立只有对肢体进行不断有效的刺激才能完成。因此,中风病人应早期进行康复运动锻炼,只要病情稳定(一般在发病后3~5天),就应开始康复锻炼活动。
预防中风应纠正上述几点错误认识,平时对饮食调补、情绪调整、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也应关注,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积极治疗内科系统疾病,定期做健康检查,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编辑:刘一鸣 )
- {get sql="select contentid,catid,url,title from content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 '$contentid' and catid='$catid' order by contentid asc" rows="1" return="s"} 上一篇: {/get}
- {get sql="select contentid,catid,url,title from content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 '$contentid' and catid='$catid'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1" return="v"} 下一篇: {/get}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
……【查看详细】
{/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