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共同的心愿:为白血病患者献上一份爱心
也许,我们都曾在电视或广播中看到、听到过有关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骨髓的事情,然而,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件遥远而又陌生的事情。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在北京红十字会血液中心见到了几位捐献骨髓的志愿者,他们分别是来自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吕建华医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杨曦先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的周宇同学。
是怎样的一种初衷促使他们愿意为白血病患者无私地奉献这份爱心?在接到电话得知配型成功的那一刻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又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完成了骨髓捐献的?带着这种种疑问,本刊记者对这三位进行了采访。
吕建华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医生
我本人就是医生,知道捐献对于白血病患者的意义,所以很早以前就有捐献骨髓这种想法了。但是几年前中华骨髓库建设得还不是很好,有关捐献的资料也非常少。2002年,当我得知中华骨髓库重新启动的消息后,就开始报名了。
一般来讲,能配上的几率挺低的,报名后我也就一直在等着。没想到,在2002年12月1号那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骨髓库的一个同志打过来的。他告诉配型成功了。说实话,我当时就是很兴奋的感觉,因为报名加入志愿者初衷就是想救人,只有配型成功了才有可能救人啊,所以当时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
在捐献之前,我心里也是有一点顾虑的。因为我知道以前捐献造血干细胞都是直接从骨髓里采血的。而现在所采用的方法是用设备将血从身体中带出来然后再输送回体内的方法,血液要离开身体,这种情况一方面要求设备要相当完备。那么采血所用的设备是否从正规渠道进来?安全性如何?等等问题都是有一定的担心的。
按照捐献的流程,在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前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是要和志愿者谈一次话的。了解一下他目前的心理状态以及一些意愿。
通过我和他们的接触了解到,他们所用的东西都是一次性的,而且都有单一的批号。从进口,到使用,再到消毒,整个过程都有全程跟踪。这样的话,保证了产品是从正规渠道进来的,并且不会造成重复使用,应该说就是没有问题的。
了解了这些以后,血液中心的主任又带我去看了血小板的采集。采集血小板和采集造血干细胞是一样的。看了这个过程之后,我觉得这种做法本身要比从骨髓中采集痛苦小,而且非常安全,从观念上也比较容易接受。
另外,骨髓库还有一个专家组,都是血液病方面的专家,还有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的专家和一些临床的专家,他们给采集造血干细胞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支持。
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才会担心,一旦你了解了这是一个有着科学规范的管理,有着科学的团队的组织,这个时候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杨曦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节目主持人
在单位里经常会收到各式各样的文件。一天,单位里收到了一封来自红十字会的文件,说是希望媒体能够大力支持,为白血病患者奉献一片爱心。因为我本人是做媒体的,经常会去宣传相关方面的事情,总是让别人行动起来,自己不行动多不好啊。于是,我们一帮年轻人自发组织起来,像是民间的活动一样,到一个采血车上留下了血样。当时是在2001年7月份,也就是中华骨髓库重新启动的日子。
2003年10月10日那天,我正在一个发布会的现场,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问:“你是杨曦吗?”因为毕竟从报名参加志愿者到那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电话有可能会变动的,所以他要先确认一下。我说是。然后,对方告诉我说他是骨髓库的人,告诉我我的配型成功了。
等了两年多的事情终于有了回应,当时我的心情是很平静的。因为电话里很多事情说不清楚,所以,在电话里约定了周末到骨髓库再来详谈。
挂了电话后,我给我的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发了一个短信,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当时他的反应也是非常兴奋,他说:“啊?你是怎么报名的?我妈妈还想让我报名的,只是我们还不太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的这个朋友父母都是医生,他的妈妈是内科医生,爸爸是骨科医生。作为医生的子弟,他对这件事情都是这么支持的态度,所以,无形中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担心、恐惧,而是内心很平静,或者说有点兴奋。
到现在,距离我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日子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被捐献的是一位30多岁的男士,前段时间通过电话视频见到了他。他现在恢复得还不错,我也感到挺欣慰的。
除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我们也都是志愿者之家的成员。志愿者之家是北京红十字会下属的一个志愿者组织,就是一群已经捐献的和等待捐献的志愿者,除了自己志愿捐赠以外,还希望做更多的事情,让更多的人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让更多的白血病患者能够得到救助,因此就成立了志愿者之家。
志愿者之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告诉大家捐献造血干细胞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如,在今年的2月14日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在西单举行了一个情人节的爱心奉献的捐献活动,主要是鼓励情侣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留血样。还有就是参加开心词典的录制,运用各种方式来传递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另外还开展了校园行和社区行这样的活动。
在所有的活动中,校园行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大学生朋友是参与我们的很大的一部分群体。我们曾经算过,北京分库入库的40%以上的血样都是大学生留下的。而且在已经捐献的35例里面有将近一半是大学期间留下的血样。所以,大学生群体是支撑我们的非常重要的力量。
周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 学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18岁的男孩子在体检的时候不幸查出患了白血病,当时我的年龄和他差不多。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讲,未来应该是充满着憧憬与希望的,而对于这个男孩子,他的未来却这样的渺茫。当时我就想,我应该做些什么呢?
后来,也是挺偶然的一次机会,北京红十字会下属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之家到我们学校来做活动,活动中讲了很多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并倡导大学生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
这次活动对我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与我原本就想帮助白血病患者的想法不谋而合,并且我觉得既然社会这么倡导,这应该是一个很科学很完善的事情,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我就加入了进来。
在我等待的几个月的过程中一直是在期待和盼望中度过的。那天我接到了电话,得知自己的配型成功了,当时真是高兴极了,像中了五百万的大彩一样,非常兴奋。这个过程也没觉得身体上有什么不适,现在还长胖了。
我是在2005年底捐献的,到现在才几个月的时间。规定上是患者和供者之间的资料相互是不允许知道的,比如说是哪里人啊,得的什么病呀。按国际惯例,一年之后允许见面,但是一般的是咱们中华骨髓库规定也是在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允许见面。现在我还不知道我救助的那个人情况如何,不过,真心地期待着他能平安健康。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
(编辑:小珊 )
- {get sql="select contentid,catid,url,title from content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 '$contentid' and catid='$catid' order by contentid asc" rows="1" return="s"} 上一篇: {/get}
- {get sql="select contentid,catid,url,title from content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 '$contentid' and catid='$catid'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1" return="v"} 下一篇: {/get}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
……【查看详细】
{/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