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外阴瘙痒的治疗方法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07-14 15:12:27 | www.chinesejk.com

  外阴外阴瘙痒是外阴各种不同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它是指女性外阴部各种不同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常呈阵发性发作,发作时刺痒难忍,一般夜间加重。但也可发生于外阴完全正常者,一般多见于中年妇女,当瘙痒严重时,患者多坐卧不安,以致影响睡眠、生活和劳动。常发生于阴蒂和小阴唇附近,大阴唇、会阴或肛门附近也可发生。

  外阴瘙痒常表现为阵发性,也有一些为持续性,常在夜间加重,剧痒时坐卧不安,长期瘙痒会引起溃破、红肿或继发感染。因长期搔抓,局部可浸润、肥厚及色素沉着。根据临床上只有继发性皮损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诊断容易。

  患有外阴瘙痒的女性,大多数羞于求医,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日久变成顽固性瘙痒,以致影响心理健康,严重时会影响学习、工作。

  引起外阴瘙痒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分为局部原因和全身性原因,具体介绍如下:

  一、局部原因

  (一)特殊感染: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是引起外阴瘙痒最常见的原因。虱子、疥疮也可导致发痒。蛲虫病引起的幼女肛门周围及外阴瘙瘴一般仅在夜间发作。

  (二)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以奇痒为主要症状,伴有外阴皮肤发白。

  (三)药物过敏或化学晶刺激:肥皂、避孕套、新洁而灭、红汞等可因直接刺激或过敏而引起接触性皮炎,出现瘙痒症状。

  (四)不良卫生习惯:不注意外阴局部清洁,皮脂、汗液、月经、阴道内分泌物,甚至尿,粪浸渍,长期刺激外阴可引起瘙痒;经期用橡皮或塑料月经带,平时穿着不透气的化学纤维内裤均可因湿热郁积而诱发瘙痒。

  (五)其他皮肤病变、擦伤,寻常疣、疱疹、湿疹、肿瘤均可引起外阴刺痒。

  二、全身性原因

  (一)糖尿病:由于糖尿对外阴皮肤的刺激,特别是伴发霉菌性外阴炎时,外阴瘙痒特别严重。不少患者都是先因外阴部瘙痒和发红而就医,经过进一步检查才确诊为糖尿病的。

  (二)黄疸,维生素A、B缺乏,贫血、白血病等慢性病患者出现外阴痒时,常为全身搔痒的一部分。

  (三)妊娠期和经前期外阴部充血偶可导致外阴瘙痒不适。

  (四)不明原因外阴瘙痒:部分患者外阴瘙痒十分严重,但找不到明显的全身或局部原因,目前有人认为可能与精神或心理方面因素有关。

  外阴瘙痒的治疗

  若发生外阴骚痒,首先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不用肥皂清洗外阴;尽量克制搔抓和摩擦患处;饮食忌辛辣;注意避免情绪的忧郁和紧张。若仍不能缓解症状,应去医院就诊,查出骚痒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治疗时要去除慢性病灶,因而要详细询问病史,积极寻找原因,做出相应外理,以达事半功倍之效。如因糖尿病所致的外阴瘙痒症,积极控制糖尿病,瘙痒常可缓解。女性患者有滴虫、霉菌时,除每晚在阴道内放相应的坐药外,前者可服灭滴灵,后者可用伊曲康唑一日疗法治疗,治疗后白带减少。

  有阴虱病可用30%百部酊治疗,有淋病可用淋必治或菌必治治疗,有沙眼衣原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可用美满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白带减少,也减少了对外阴的刺激,外阴瘙痒即可缓解。服用抗组胺剂如扑尔敏、安太乐、酮替酚等,有镇静止痒作用。外用药物可用皮质类固醇霜、膏。

  若只有外阴瘙痒,外阴皮肤不增厚,可用用霜剂如复方康纳乐霜或适确得霜。如经搔抓后局部出现浸润、肥厚,则可用刺激性的药物,以免引起接触性皮炎而使病情复杂化。可用药液清洗或药膏涂搽,严重时须到医院治疗。

  外阴瘙痒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1)切忌瘙抓、摩擦、热水烫洗。

  2)注意治疗原发病,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不用肥皂洗得过勤。禁搔抓,忌酒及刺激性食物。

  3)适当应用镇静药,安全药、抗组织胺药调整情绪,减少忧虑和紧张,减轻瘙痒。

  4)局部用止痒药。

  以上措施最好在正规医院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提醒:在发现外阴瘙痒后,特别要注意对外阴、衣物和生活洁具、床上用品的消毒。可以用洁尔阴之类的卫生洁剂稀释后浸泡、搽拭。

(编辑:小珊)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