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一)中医治疗子宫脱垂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07-16 17:46:50 | www.chinesejk.com

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壁膨出。属中医“阴挺”、“产肠不收”等范畴。子宫沿阴道轴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临产过度疲劳,产后劳动过早,持续性用—种体力劳动,长期慢性咳嗽,以致脾虚气弱,中气下陷,任带二脉固摄无权,致阴挺下脱。或素体虚弱,房劳多产,致肾气亏虚,胞络损伤,带脉失约,冲任不固,摄纳无力,亦令下脱。

  现代医学认为分娩时支持子宫正常位置的韧带、筋膜、肌肉发生损伤,或过度松弛,加之产妇经常仰卧,子宫易变成后位,使子宫轴与阴道轴相一致,若产妇过早参加体力劳动、便秘、咳嗽等在腹压增加的影响下,子宫即沿阴道方向向下脱出,导致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病因及病理:

  (1)产伤:分娩时,官口未丌全就过早用力,急产、滞产、尤其是困难的阴道手术产,均能发生子宫支持韧带的松弛或撕裂,又未能及时修补,是子宫脱垂的重要原因。

  (2)腹内压增加:产妇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或长期从事蹲、站体位的劳动,使腹内压增高,则使后位子宫容易从阴道脱出。

  (3)肌肉、筋膜、韧带的张力减低:老人或长期哺乳的妇女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下降;多胎生育,体质虚弱或未婚、未孕的年轻妇女盆底组织先天性发育异常,都可使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组织松弛,发生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治疗:

  普通康复疗法

  增进体质,加强营养,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压迫下腹使腹压增高和重体力劳动。治疗慢性咳嗽及习惯性便秘。坚持每日进行提肛练习,膝胸卧位,1日2次,每次10分钟。

  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脾虚气陷

  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劳则加剧,卧则消失,下腹下坠。四肢乏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小便频数,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象细弱。

  功效: 补中益气,升提举陷。

  材料: 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25克,党参12克,当归12克,白术12克,橘皮7克,炙甘草6克,升麻5克,柴胡3克,炒川断13克,金樱子13克。腰酸甚者加桑寄生13克,杜仲45克;白带多者,加芡实45克,桑螵蛸13克,煅牡蛎(先煎)35克;血虚者加熟地黄13克,鹿角胶45克。

  2.肾阳亏虚

  子宫下脱,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舌质淡红,脉沉弱。

  功效: 温补肾阳,益气固脱。

  材料: 大补元煎加味:党参13克,当归45克,熟附片7克,熟地45克,淮山药13克,山萸肉45克,杜仲45克,枸杞子12克,炙甘草6克,金樱子13克,紫河车45克。白带增多者加芡实13克,煅牡蛎(先煎)35克。

  3.湿热下注

  子宫脱出日久,表面红肿溃烂,黄水淋漓,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有秽臭气。身热心烦,口苦口干,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功效: 清热利湿,佐以升提

  材料: 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5克,黄芩45克,栀子45克,木通7克,泽泻45克,车前子(包煎)12克,当归45克,生地黄45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升麻5克。

(编辑:小珊)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