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的治疗和预防
1、治疗
一、一般治疗 产妇取半卧位,有利于恶露的排出和炎症局限于盆腔内。给以易予消化富于营养和维生素的饮食,注意补充水分,饮水不足时可经静脉补充。重症病例可少量多次输血,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高热时应采取物理降温。
二、抗菌药物治疗 最好是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择适当抗生素,然而治疗往往需在得到细菌培养结果之前即开始,因此必须根据经验选用抗菌药物。产褥感染一般以青霉素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联合治疗作为首选,亦可选用氨节青霉素或青霉素与头孢菌素。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除脆弱类杆菌以外的厌氧菌有效。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如果经大剂量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治疗24~48小时,体温仍持续不降,则需考虑致病菌大多为对青霉素耐药的脆弱类杆菌,应加用对厌氧菌感染包括脆弱类杆菌最有效的林可霉素,剂量为600mg,每8小时肌肉或静脉注射,或用氯霉素静脉注射。甲硝咪唑对各种厌氧菌均有明显抗菌活力,已广泛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剂量为每日1.0~1.6g,分3次服用。gibbs发现产褥感染以青霉素和卡那霉素治疗,约80%有效。治疗无效者多为脆弱类杆菌感染,用林可霉素或氯霉素治疗,有效的约为80%,其余则可能为脓肿或脓毒性盆腔血栓性静脉炎。
少数病情严重而高度怀疑为厌氧菌感染的病人,可首选林可霉素、氯霉素或灭滴灵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最常用的是林可霉素与氨基糖甙类、青霉素与氯霉素和氨基糖甙与灭滴灵。由于林可霉素可能引起伪膜性肠炎,氯霉素也偶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上述方案不应用于一般产褥感染,仅用于病情危重者。
三、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 经大量抗生素治疗体温持续不降者,可加用肝素治疗。每6小时静脉滴注肝素50mg(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中),24~48小时后体温即可下降,肝素须继续应用10天。如肝素治疗无效,则需进一步枪查有无脓肿存在。如不断有化脓性血栓播散,则可考虑结扎卵巢静脉或下腔静脉。
四、盆腔脓肿的治疗 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人,应考虑盆腔脓肿的可能,需作仔细的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明确诊断。脓肿位于子宫直肠陷凹者居多,亦可能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处。根据脓肿部位行后穹窿或经腹壁切开引流。
2、预防
一、控制产褥感染应以预防为主 加强孕期保健,积极纠正贫血,治疗各种孕期并发症。作好对孕妇的卫生宣传教育,注意营养和维生素的摄入。临产前2个月内勿行盆浴,避免性交。
大力推广新法接生,严格无菌操作是控制产褥感染的关键。产房以及接生用具应该严格消毒;所有与产妇接触的人必须戴口罩,呼吸道感染患者及带菌者均应调离产房;助产者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不轻易作阴道检查,认真观察产程,避免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仔细检查软产道和胎盘、胎膜,发现产道损伤应及时缝合,怀疑有胎盘、胎膜残留,需在严格消毒后进行宫腔探查,用手剥离残留的胎盘或用刮匙搔刮。
产褥期应保持外阴清洁,应用消毒会阴垫,便盆及用具也应消毒。鼓励产妇早期活动,有利于机体的恢复和子宫的复旧。加强对感染产妇的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所有用具、被褥均须消毒,床垫应在日光下曝晒,检查者的手必须消毒。
二、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
由于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而剖宫产后感染率又高,因此,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perioperative antibiotic treatment)预防感染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是指手术即将开始或术时至术后短期内的用药,一般为术前2小时内至术后12小时内的短暂用药。大量临床观察资料表明,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可以明显降低产后感染率,所以普遍采用。目前国外用氨苄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于术前1小时开始给药,每6小时一次,术后继续2~3个剂量。也有人主张在断脐时开始用药,以减少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国内以青霉素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得较为普遍,用法多不一致。
然而根据richard的统计,围手术期接受抗生素预防的产妇,仍有21%发生产后感染,12%发生盆腔或伤口感染。weinstein等发现,接受抗生素预防的盆腔感染病人的致病菌菌丛有了显著变化,耐药性细菌也占有优势。因此,也有人主张剖宫产时不应常规用预防性抗生素,而只限于术后有高度感染危险的病人。
(编辑:小珊)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