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教师谨防三大职业病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07-27 09:27:40 | www.chinesejk.com

  长期用嗓喉部损伤

  教师主要用声音传播知识。由于长期用嗓,咽部组织疲劳损伤,将出现明显的异物感。在参与体检的12000多名教师中,有8000多名教师患上了慢性咽喉炎,占总数的2/3左右。

  姚老师是长沙市机电职业中专的班主任。除了教书外,她还要管理班级,面对班里那么多学生,不放大嗓门是不行的。上了一年的课后,原本清脆的声音变得沙哑。姚老师说,教师节收得最多的礼物就是胖大海。

  昨日,耳鼻咽喉科主任李湘胜介绍,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声量,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调动体内的气息,以达到最佳的共鸣效果,使嗓音洪亮有力,切勿太大声或急切说话,还应使用粉尘少的粉笔。平时可常饮温开水、茶水,如绿茶、菊花茶等。多食用蛋类、萝卜、丝瓜、绿豆、莲藕、香蕉、梨等清热去火的食品。尽量少吃刺激性(如酸、辣、腥、冷等)的食物,少抽烟、少喝酒,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减少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机会。

  教师平时该如何保护好嗓子呢?

  第一,平时注意讲课方式,使用适当的语速和语调,尽量平和说话。需要大声说话可以使用扩音器来帮助。

  第二,一天总的说话时间不能超过三个小时,连续说话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要让声带充分休息。要多用鼻呼吸,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

  第三,平时可常用些润喉含片来刺激唾液分泌。生活中要注意天气变化、保持口腔清洁,不妨多喝一些胖大海泡的茶。

  第四,注意饮食。多喝温开水,避免饮用酒精和咖啡,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可以充分地滋润声带。避免刺激性食物,少吃过热、过凉和辛辣的食物,戒烟少酒。即使是被动吸烟也应该避免,因为吸烟能够明显增加患喉癌的风险。

  第五,不要过度用嗓。不要尖叫,不要在嘈杂的区域高声讲话。如果感觉嗓子发干或者说话嘶哑,那就停止讲话。讲话的声音要保持正常,不要过高或过低,低声讲话对于保护嗓子来说也是不利的。

  第六,不要过多地清嗓子。因为当做这种动作的时候,气流就会猛烈地震动声带,从而损伤声带。如果觉得喉咙难受,那么就小口地饮水或是吞咽。但如果必须不停地清嗓子,那就去找医生检查一下,也许是反流性疾病、过敏症等疾病在作怪。

  第七,当因为感冒或者感染而嗓音嘶哑的时候,尽量不要讲话。

  第八,适当运动并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做跑步、打球等锻炼,不但能增强体质,还会增大肺活量,为吸气、呼气和发音奠定良好的基础。运动之余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让劳累一天的发声器官功能得以恢复。

  伏案累出的疼痛

  调查数据:教师长期伏案工作,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或某些特定体位,不仅使颈椎间盘内压力增高,还让颈部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肌肉韧带易受牵拉劳损,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增生。在调查中,有4000多名教师患有或轻或重的颈椎病,占总数的1/3左右。有一名曾老师,颈椎病已比较严重。教毕业班政治的他,在黑板上写板书时,经常头部后仰或偏向一侧,导致颈椎疼痛不已。

  专家表示,教师们应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姿势,头部略微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伏案一段时间,应抬头向远眺望半分钟左右,还可以做一些扩展胸部、扭动腰肢、活动四肢的小运动。这样既可消除疲劳感,又有利于颈椎的保健。

  长时间站立惹的祸

  教师在授课中长时间站立,腿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使下肢血液回流受到影响,从而造成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的还会引起静脉曲张。调查中,有3000多教师有轻重程度不一的静脉曲张,占总人数的1/4左右。

  外科主任胡智强教授介绍,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专家提醒,出现这种病症应避免久站或久坐不动,至少每隔1小时活动一下,以促进血液循环。

  日常可进行慢跑等各类运动或按摩腿部,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既能疏通下肢血管、解除疲劳,又能让人安然入睡。还可以穿弹性强的袜子,或利用弹性绷带包扎压迫,以减少静脉逆流和瘀血现象。

(编辑:杨星)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