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急性附睾炎症状及其治疗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08-07 09:54:23 | www.chinesejk.com

  疾病概述

  附睾炎多见于青壮年,感染多由前列腺炎和精囊炎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血运感染较少见。经尿道器械操作、频繁导尿、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尿管等均易引起附睾炎。引起附睾非特异性感染的致病菌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为多见。附睾感染后,常在尾部或头部遗留结节。

  

  临床表现

  发病突然,高热、白细胞升高,患侧阴囊胀痛,沉坠感,下腹部及腹股沟部有牵扯痛,站立或行走时加剧。患侧附睾肿大,有明显压痛,炎症范围较大时,附睾和睾丸均有肿胀,两者界限触摸不清,嘴时称为附睾睾丸炎。患侧的精索增粗,亦有压痛。一般情况下,急性症状可于一周后逐渐消退。

  病因

  附睾炎有三种常见原因:

  ①继发于前列腺炎或尿路感染。

  ②前列腺摘除术特别是经尿道术式,因手术后尿中可能带菌8~12周,在排尿时尿液返流进入射精管内,引起逆行感染而导致附睾炎;感染也可通过周围淋巴管侵入附睾。

  ③无菌尿返流进入射精管导致化学性附睾炎。近来研究发现,尿液可返流入精囊腺内。

  鉴别诊断

  1.结核性附睾炎很少有疼痛,触诊时,附睾与睾丸界限清楚,输精管呈串珠状,前列腺表面高低不平,两侧精囊增厚,涂片可见“无菌"版尿,培养可找到结核杆菌。

  2.睾丸肿瘤

  为无痛性肿块,当肿瘤内出现急性出血时,可使睾丸白膜因胀力突然增加出现睾丸附睾疼痛。睾丸肿块可与正常的附睾区分开来,前列腺检查及尿液分析均正常。如存有疑问,可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约15%的睾丸肿瘤可阳性。当诊断不能肯定时,宜术中做快速病理检查,再决定是否行睾丸切除术。

  

  3.精索扭转

  常见于青春期前儿童,偶见于成人。附睾炎多见于年龄组偏大者。在精索扭转早期,触诊可及附睾位于睾丸前方,睾丸向上方收缩,后期附睾和睾丸形成一个增大有压痛的团块。Prehn征有助于对两者的鉴别:将阴囊抬高至耻骨联合处,如疼痛减轻,多为附睾炎,如疼痛加剧,多为精索扭转,如扭转不能排除,应手术探查。

  4.睾丸或附睾附件扭转

  是青春期前男孩的一种罕见病。这些有蒂的物体可缠绕,产生局部的疼痛和肿胀。早期在睾丸上极可扪及硬结节,而附睾是正常的。晚期整个睾丸肿胀难以鉴别是附睾炎、精索扭转还是附件扭转。因为精索扭转必须及时治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手术探查。

  5.睾丸损伤可致急性附睾炎,但有外伤史和无脓性尿液可帮助鉴别。

  6.流行性腮腺炎所致的睾丸炎

  通常伴有腮腺炎,往往无泌尿系统症状,尿沉渣内无脓细胞和细菌。

  如何预防急性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是发生于附睾的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也是阴囊内最常见的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起病突然,畏寒高热,附睾肿大,压痛明显,阴囊可在短期内迅速倍增,产生剧烈疼痛,并可向同侧腹股沟及腰部放射。前列腺炎及尿路感染应彻底治疗,必要时为防止反复发作急性附睾炎,应行双侧输精管结扎。

  治疗

  1.特别治疗

  如患者在发病24小时以内就诊,用1%普鲁卡因20ml或利多卡因局麻药物行睾丸上方精索浸润麻醉,可能完全缓解此病,体温通常迅速下降,疼痛可完全消失,炎性包块可于几日内吸收,否则一般需2~3个星期才能吸收。如1次注射不能完全达到目的,可于次日再注射1次。

  抗生素有助于治疗,继发性膀胱炎将很快治愈。抗生素选择应按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来决定。常用药物有复方新诺明,氟哌酸,氟嗪酸等第二、三代喹喏酮类及头孢类药物,均有较好疗效。

  2.一般治疗

  急性期(3~4天)应卧床休息,应用阴囊托可减轻症状,自制较大的带棉花垫的阴囊托使用起来会更舒适。疼痛重者可用止痛药,局部热疗可缓解症状,并可促进炎症消退。但过早使用热疗可加重疼痛并有促进感染扩散的危险,所以早期宜用冰袋局部冷敷。性生活和体力劳动可加重感染,故应避免。

  预后

  急性附睾炎治疗效果较理想,约1~2周症状逐渐消失,但需4周或更长时间附睾方可恢复正常大小及质地,并发症并不多见,两侧附睾炎患者可出现不育。

(编辑:南亚)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