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夏日养生凉茶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08-12 16:02:55 | www.chinesejk.com

  夏天,偏热多湿的气候容易使人肠胃失调,再加上有的人嗜食辛辣、味重食物,难免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上火、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食欲不佳等症状。凉茶本是广东人的最爱,自古以来,广东人喝凉茶就喝出了名。其实,凉茶是去暑败火气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甚至有专家预测,凉茶有望在3年内成为国内唯一可与可口可乐相抗衡的民族饮料。

  话说凉茶

  所谓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吃了火锅、小龙虾、辣子鱼、烧烤,凡是遭遇可能让人内火上升的食物,很多人总会在同一时刻将目光投向凉茶。凉茶总的作用是清热解毒、清肺润燥解暑,凉茶对于广东人,可以说是“生命源于水,健康源于凉茶”。制作凉茶所使用的草药能有效祛除人体的毒素,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抗御细菌、病毒感染、平衡阴阳、柔润肌肤的作用。除了清热解毒外,凉茶还可祛湿生津、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可治目赤头痛、头晕耳鸣、疔疮肿毒和高血压,夏天完全可以当清凉饮料饮用。

  凉茶可煮可泡

  最初古人饮茶,是把茶叶放到釜中煎煮,与现在的煎药法大致相同。到了宋代,随着品茶现象的普及,煎茶法才渐渐改为今天的直接投入茶碗、冲入沸水的泡茶法。凉茶亦可直接冲泡,但因为凉茶的配料较之通常意义上的“茶料”要特殊,大多带有功效性质,煮茶更易发挥其效用。

  最适合的容器

  玻璃壶、瓷碗、茶杯都可以,但要从茶料药性的最好发挥角度来说,还是那种古老的带盖泥陶壶最为适宜。一则不伤料,二则装茶不馊,三则比其他容器更具备降温的作用,倒出来的茶水冰凉沁口。

  心急喝不上凉茶

  虽然凉茶只需煮5~10分钟,但要等它凉了再喝却要花半天工夫。有节约时间的办法,可以往煮好的凉茶里冲凉白开,这并不影响凉茶的功效。

  自制凉茶

  西瓜皮凉茶? 可将外皮绿色的那一层瓜皮利用起来,洗净后切碎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有去暑利尿解毒之功。

  陈皮茶? 将干橘子皮10克洗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入,盖上杯盖闷10分钟左右,然后去渣,放入少量白糖。凉后,放入冰箱中冰镇一下更好。常饮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鲜藕凉茶? 将鲜藕75克洗净,切成片,放入锅内,倒入750毫升水,用文火煮。待锅内水煮至水量的2/3时即可,放入适量的白糖,常饮能去火化瘀。

  薄荷凉茶? 取薄荷叶、甘草各6克放入锅内,加2500毫升水,煮沸5分钟后,放入白糖搅匀,常饮能提神醒脑。

  橘子茶? 将橘子肉和茶叶用开水冲泡,可制成橘子茶,它可防癌、抗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如果将经过消毒处理的新鲜橘子皮与白糖一同冲喝,还能起到理气消胀、生津润喉、清热止咳的作用。

  桑菊茶? 将桑叶、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去渣取汁,加入少量白糖即成,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

  荷叶凉茶? 将半张荷叶撕成碎块,与中药滑石、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搅匀,冷却后饮用,可防暑降温。

  淡盐凉茶? 开水500毫升冲泡绿茶5克,食盐2克,晾凉待饮,能止渴解热除烦,治头晕恶心。

  香兰凉茶? 藿香9克、佩兰9克洗净,和茶叶6克一起放茶壶中,用500毫升开水冲泡,盖上壶盖闷5分钟,加入冰块冷却待饮,能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

  果汁红茶? 锅中加水750毫升,加热至沸倒入红茶40克,微沸5分钟,离火去茶叶,晾凉后放入冰箱。饮用时在杯中倒入红茶40毫升,放少许柠檬汁、橘汁、白砂糖,再加冰水150毫升,滴入少许白兰地酒,放橘子一瓣,碎冰少许。既可去火,又很爽口。

  特别提醒:需要注意的是,喝凉茶也要对症下药,应依个人体质而异。体质差及寒体型的朋友,不宜喝寒凉茶,因为喝了身体不仅受不了,还可能引起肾虚;而热体型的人则相反,对寒凉茶没有太大的禁忌,不过也应分清自身上火的类型。老人、婴幼儿和产妇或者是经期妇女也不适合喝凉茶。

(编辑:另类一族)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