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主食怎么吃不中毒?

来源:39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08-12 16:21:07 | www.chinesejk.com

  养生方面的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五谷能养五脏之真气,西方营养学说,微量元素,优质蛋白都靠粮食。  馒头、面条和饺子……

  1、面粉的种类

  按性能和用途分为:专用面粉(如面包粉、饺子粉、饼干粉等)、通用面粉(如标准粉、富强粉)、营养强化面粉(如增钙面粉、富铁面粉、“7+1”营养强化面粉等)。

  按精度分为:特制一等面粉、特制二等面粉、标准面粉、普通面粉等。

  按筋力强弱分为:高筋面粉、中筋面粉及低筋面粉。

  2、选购面粉看、闻、选

  看:一看品牌是否为名牌产品或知名大企业生产的,尽量选用标明“不加增白剂”的面粉;二看包装封口线是否有拆开重复使用的迹象,若有则为假冒产品;三看面粉颜色,面粉的自然颜色为乳白色或略带微黄色,若颜色惨白或灰白,则为过量使用增白剂所致。

  闻:正常的面粉具有麦香味。若一解开面粉口袋就有一股漂白剂的味道,则为增白剂添加过量;若有一股异味或霉味,表明面粉超过保质期或遭到外部环境污染,已酸败或变质。

  选:要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相应品种的面粉。做馒头、面条、饺子等,要用中高筋力,有一定的延展性、色泽好的面粉;制作点心、饼干及烫面制品可选用筋力较低的面粉。


>>

  面粉的质量提示

  当前,我国的面粉质量不容乐观,面粉增白剂超标甚至滥用增白剂的现象较为严重。目前在面粉中普遍使用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强氧化剂,不仅破坏面粉中的营养成分,而且,长期过量食用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因此许多国家已禁止使用添加过氧化苯甲酰的面粉。

  目前发现的在个别面粉产品中使用的另一种增白剂———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是国家禁止使用的有害物质,对人体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大家不要过分担心。从全国粮油行业实施放心工程以来,情况正在改善,而且国家质检总局对包括面粉在内的五大类产品建立了市场准入制度(QS),不合格的产品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

  小杂粮

  可以说除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外的粮豆作物均属小杂粮。小杂粮营养丰富,在食物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表明,在供给国人的粮食中,小杂粮应占20%。一般说来,小杂粮包括的作物有:高粱、谷子、荞麦(甜荞、苦荞)、燕麦(莜麦即裸燕麦)、大麦、糜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即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

  小杂粮——保健食品

  小杂粮营养价值高,还含有特殊营养素。例如荞麦、莜麦蛋白质含量高,多种氨基酸配比合理,被誉为“美容、健身、防病”保健食品原料。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芸豆、黑豆等食用豆类蛋白质含量比禾谷类高1至2倍,其氨基酸齐全,是理想的保健食品。国际农业营养和卫生组织认为,小杂粮是尚未被充分认识和利用的有特殊利用价值的经济作物。

  小杂粮——天然有机安全食品

  人要靠自然食物调节自身,要尽量摄取自然态的食物,多吃杂粮。小杂粮有独特的优势:种类多、生育期长,多种植于无污染源、工业极不发达的地方,尤其是高海拔地区,空气清新,环境干净,不用农药化肥,所以说小杂粮是天然安全的食品。

  小知识

  每周至少三吃粗粮

  粗细搭配有益健康

  习惯上,我们把城市居民日常吃的米、面粉称做细粮,把玉米(面)、小米、高粱、豆类和薯类等称做粗粮、粗杂粮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丰富,玉米、薯类等粗杂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营养学家认为,每周至少吃三次粗粮,会对健康有所帮助。特别提醒不要买颜色过白的面食,当然最好在大型超市里购买比较安全放心。

  面对电脑时间长了不好,那该怎么办?其实每天四杯茶,不但可以对抗辐射的侵害,还可保护眼睛。

  1.上午一杯绿茶:

  绿茶中含强效的抗氧化剂以及维生素C,不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还能分泌出对抗紧张压力的荷尔蒙。绿茶中所含的少量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振奋精神。不过最好在白天饮用,以免影响睡眠。

  2.下午一杯菊花茶:

  菊花有明目清肝的作用,有些人就干脆用菊花加上枸杞一起泡来喝,或是在菊花茶中加入蜂蜜,都对解郁有帮助。

3.疲劳了一杯枸杞茶:

  枸杞子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钙、铁,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作用。其本身具有甜味,可以泡茶也可以像葡萄干一样作零食,对解决“电脑族”眼睛涩、疲劳都有功效。

  4.晚间一杯决明茶:

  决明子有清热、明目、补脑髓、镇肝气、益筋骨的作用。

(编辑:任盈盈)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