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减肥进行时 教你如何正确称体重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08-18 15:38:22 | www.chinesejk.com

  导语:对于想减肥的人来说,称体重至关重要,体重犹如体温,在脑内也有“设定点”。当体重增加时,便促使身体消耗能量来减轻体重;当体重减低时,则促使身体节省能量以增加体重。那么你知道如何称体重才是科学的吗?一起随小编来看一下称体重的正确方法吧。

什么时候称体重

  什么时候称体重最准?

  每个人的生活规律不同,称体重的时间也不同。对于单个人来说,减肥期间应有规律地称体重,每次应在同一时候,如起床或洗澡后、解便的净重,准确度较不容易受到影响。保持体重,可以每天称一次,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体重的变化而采取针对措施。

体重计

  传统型体重计和电子体重计哪种更好?

  最好是天枰式的传统型体重计,相比之下,电子体重称误差度最高,电子的东西,受环境影响大,磕磕碰碰都能让读数有偏差。

电子体重计

  使用电子体重计怎么才能更精确?

  电子体重秤一般都要放在坚硬平坦的地板上使用,千万不要放在地毯上或是是其他柔软物体表面用。

  每次称体重都要把体重计放到同一个地方、同样的时间,穿同样的衣服。

体重有差别

  为什么早上和晚上称体重有差别?

  所谓体重,其实包括以下3种含义:

  水重——体内所有水的重量,包括血流中的水,消化道里的水,还有你身体里各种各样组织细胞中的水分。

脂肪重

  脂肪重——体内的所有脂肪。脂肪不仅存在于脂肪易沉积的部位(如大腿、手臂的内侧、还有腹部),还存在于人体的重要器官内及其周围。肌肉里有脂肪,遗憾的是连动脉壁、静脉壁还有心肌内部也都有脂肪。脂质是脂肪的基本组成部分,几乎存在于身体的所有细胞里。脂肪是身体里一种含水分极少的组织。

瘦形体重

  瘦形体重——除了水重和脂肪重的其他体重,比如肌肉、头发、骨骼、软骨和其他组织的重量。

  早晚体重不一样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是因为体重受体内滞留的水分、存食影响。在早餐前测量体重更接近于我们的真实体重值。

很多因素的影响

  体重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体内滞留的水分、我们吃下去的食物量,就是最常见的影响体重变动的因素。早上我们刚起床的时候,身体经过休息恢复,体内排毒、排除水分都达到了很好的状态,加之早餐前我们还没有进食,这时测量体重是最接近于真实体重的。

体脂肪组织

  而晚上测量体重,则因为体内滞留水分、存食多的关系,体重值偏重。

  体脂肪组织不仅仅储存能量,还能分泌多种脂肪激素,通过一个特殊的信号系统调节能量代谢,使机体适应不同的代谢状态。当脂肪贮存过多时,机体信号系统不能适应这种状态,能量代谢调节失控,从而发生病态脂肪组织综合征,造成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紊乱。坚持合理饮食和运动方案,即使脂肪组织本身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化,但是信号系统也可以得到改善,代谢紊乱就可以得到纠正或减轻。

体重不下降

  体重没有下降,我的饮食和运动是不是都没有效果了?

  由于减肥难度大,很多人误以为,体重不下降,是因为饮食和运动方案就没有实质的用处。其实,虽然降低体重是肥胖人士的首要目的,但研究显示,即使没有明显的体重下降,合理饮食与运动也能够改善肥胖者体内的代谢紊乱状态。据研究,在90位肥胖者的食谱中增加膳食纤维和蔬菜共两年后,虽然体重没有变化,但他们的血脂异常、高血压以及血管内皮的功能情况都得到明显的改善。美国的研究也发现,仅仅6周的运动治疗,就可以使肥胖者的脂肪肝得到改善,肌肉中的脂肪含量减少,胰岛素敏感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尽管这些受试者的体重、腹围、皮下脂肪的厚度并没有改变。

体重轻了

  体重轻了,是不是就瘦了?

  站在体重计上,如果发现自己轻了两公斤,就会欣喜若狂;如果重了两公斤,就觉得很沮丧,可是,你知道在这增减的数字变化中,其实也可能有体重计的“恶作剧”吗?

  减肥时,你可能减掉水重和脂肪重,也可能减掉瘦肉的重量。假如你减掉了4公斤水,增加了3公斤脂肪,并且减掉了1公斤肌肉,你站在秤上,会发现自己的体重轻了2公斤,这时你可能会感觉良好,但事实上你却增加了3公斤脂肪。假如你已经减掉了4公斤脂肪而增加了5公斤水,虽然体重秤上显示的是增加了1公斤体重,会让你失望,但其实是你减掉了4公斤多余的脂肪,这并不是一个坏结果。

(编辑:smile)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