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宫体癌,从调节内分泌开始
案例一,董小姐,37歲,未生育,標準身材,經血量多已有數年時間,雖曾四處求診,皆以子宮收縮藥或調經藥治療。兩年前,因診斷疑似有子宮肌瘤而自行服用中藥治療。近來經血過多併有腹痛及肢體抽筋現象,故至本院就醫,經超音波檢查後,赫然發現子宮內膜有腫瘤。經切片檢查證實,且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攝影發現腦內有多處轉移性腫瘤,確定罹患子宮內膜癌第4b期。在術後的放射線合併化學治療,仍不敵病魔的侵襲,於三個月後不治!
子宫内膜癌属于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它的发病与雌激素的关系密不可分。生育年龄妇女的卵巢功能旺盛,月经周期正常。每个周期随着卵泡发育,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使之增生;卵泡排卵后形成黄体,黄体可产生雌、孕激素。孕激素,又称黄体酮,它既可使子宫内膜在增生基础上发生改变,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同时,还具有限制子宫内膜继续增生、增长的作用,从而可防止子宫内膜像野草似的无节制的疯长。孕激素的这一特点,对防止子宫内膜发生癌变具有重要的意义。生育年龄妇女正处于卵巢功能旺盛的阶段,子宫内膜周期性地依次接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子宫内膜先呈增生期改变,排卵后接受雌、孕激素的双重影响,出现分泌期变化,限制了子宫内膜的继续增生、增厚。由于有孕激素的保护,育龄妇女通常不会发生子宫内膜癌。所以,孕激素是子宫内膜的保护神。
40岁以后,尤其是45岁以后,妇女逐步进入了更年期,卵巢开始由功能旺盛阶段逐渐进入功能衰退阶段,具体表现在卵巢内的卵泡逐渐退化,渐渐失去排卵能力。卵巢不能排卵了,也就意味着卵巢不再周期性地出现黄体,也不再产生孕激素。更年期妇女常见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称为崩漏)就是因为卵巢不能排卵,体内缺乏孕激素,导致子宫内膜无序的增生所致。
更年期妇女体内单一雌激素对子宫内膜长期刺激,可促使子宫内膜无节制地增长,轻则可引起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重则可诱发子宫内膜癌。因此,调顺内分泌,预防和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功效。内分泌调节的方法是很简便的,而且价格十分低廉,具体的使用方法是采用孕激素周期疗法:甲羟孕酮(又称安宫黄体酮)6~10毫克(3~5片),于月经周期的第15天开始口服,每日一次,连续服用10天,停药后3~7天行经。孕激素周期疗法就是模仿正常月经周期,在月经后半期补充孕激素,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内膜,并抑制内膜继续增长,达到预防子宫内膜癌的目的。
绝经后,卵巢萎缩,功能衰竭,不再分泌雌、孕激素,按理说,没有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应该不会发生癌变了。但现实中,绝经后的老年妇女仍是子宫内膜癌青睐的对象,时有子宫内膜癌发生,这又是为什么呢?人体内存在三种雌激素:雌二醇(E2)、雌酮(E1)和雌三醇(E3)。雌二醇由卵巢产生,约一半雌酮由卵巢产生,另一半则主要由脂肪等组织合成,而雌三醇是雌二醇和雌酮的代谢产物,生物活性较弱。绝经后,卵巢功能衰竭,体内的雌激素主要是脂肪等组织合成的雌酮,因此,肥胖者过量的脂肪会合成多量雌酮,过量雌酮刺激子宫内膜,容易诱发子宫内膜癌。
由此可见,更年期妇女体内性激素失调,雌酮水平相对升高,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月经失调,尤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以及肥胖者应对子宫内膜癌引起高度重视,应定期到医院认真检查,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以防发生子宫内膜癌。
(编辑:小珊)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上一篇:子宫内膜癌青睐哪些女性?
- 下一篇:排卵药物与癌症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