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需要怎样的你
周其洪:教育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项目专家成员
很多学生说找工作是一个被用人单位选择的过程。我认为这句话说错了,应该强调是我们在选择单位,或者说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如果把单位比作鱼,那我们就是在钓鱼。每位学生都应该想想,你想钓的是什么鱼?是国企、外企、事业单位,还是党政机关?你又能钓什么鱼?你适合做什么?你有什么鱼饵,能否吸引这些鱼?要知道国企吃的鱼饵和外企吃的鱼饵不同,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吃的鱼饵又不同。还有你的钓鱼工具,需要什么样的钓钩和钓杆,要从市场的角度来考虑。最后还有心态,那些太着急或者毫不上心的人都是钓不上鱼的,想钓上鱼必须要摆正心态。
有些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只盯着大城市不放,其实大可不必。毛泽东曾经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把它运用到找工作中,就是曲线找工作的理论。如果在北京找不到好工作,我可以先到一个小地方去积累经验,积累够了以后再回北京,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
很多学生都会拿着一些诸如英语四、六级证书前来应聘,以图证明自己的实力。但其实这是没多大用处的。招营销人员的,招聘人员会扮演顾客,要你现场推销货品;招秘书的,要你现场做助理工作。
所以就业能力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层,而应该落实到实践层面。但遗憾的是,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大学生,有市场意识的大学生,却不会超过五分之一。知识要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我再谈谈找工作的具体策略---先定向再定位。我们首先要确定工作的大范围、大方向,选择工作方向不仅是毕业生应该考虑的问题,大一、大二的学生也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定向。但是这个定向不能是完全盲目的,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群。比如说法学专业的学生,他们所面向的职业群体可能是公务员、律师、公司职员、教师、法律研究员等。选择其中某个角色便是一种定向,定向之后还需要定位。如果你选中的是公务员的话,那么还需要明确自己是想当法官、检察官、司法人员、公安还是其他;如果选中的是公司职员,那么就得考虑自己是想做市场、销售、物流,还是研发、人事行政等。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一个“人职匹配理论”,是由美国职业生涯规划大师帕森斯所提出来的,也是我在做人力资源工作的时候非常推崇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指出,人所从事的职业必须与他的价值观、性格、兴趣和能力相匹配。比如说,性格内敛的人不适合做老师,哪怕你的知识很渊博、做学问做得很好,但是如果你没有激情、没有张力、你上课学生都想睡觉,那么你和教师这个职业就是不相匹配的。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先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劣分析清楚,量力而行。
做一个聪明的职场人
孙虹钢: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专家委员
大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人,要凡事自己作主,必须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聪明的英文是SMART,这几个字母也正好教会了我们“聪明”的办法。S代表specific,M代表measurable,A代表attainable,R代表result-base,T代表time-based。也就是你的行为目标要是明确的、具体的、可以度量的、可实现的,并且是有时间进度控制的。具体地说,比如你在大学期间除了要上老师教的那些课程以外,你还得花大量的时间学些课堂上不会教,但在以后的工作却很能用得上的知识。当然你必须先明确自己以后的工作究竟需要些什么知识,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学。
下面再谈谈一些谋职攻略。通常我们评价自己的方式依次是:你在什么学校上学,学的什么专业,上过哪些课,去过哪些地方实习,完成过什么项目。但事实上,企业评价你的标准刚好相反,他们最为看重的是你完成过什么,而不是你在哪里学习过。报纸上曾经有报道,说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的毕业生都被企业提前“预定”,因为他们每个学生平均每年至少都到企业“练手”一次,他们学校还和很多公司签订实习协议,如:西门子公司等。这些看似是一个职高学校做的事情,如果大学都能这么做就对了。
同时在大学期间应该注重实践,积累社会经验。我想给大家讲两个真实的案例。小郭的专业是工商管理,他从大二开始就在人民日报社实习,一开始抄信封,然后做校对,再接着找资料,最后做上了实习记者,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同时收到了三份offer,起薪都非常诱人,因为他的实习经历很丰富,而且都做得很好。还有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惠普公司要招人,收到了一大叠的应聘简历,他们看每份简历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五秒,但是有一份简历却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上面就写着一句话:“某年某月我去某个商场对一百名顾客进行了观察,其中有五十名购买了非惠普产品,另外五十名看了惠普的产品但是没有购买,请您倾听一下我的看法。”惠普的人看了以后很感兴趣,就找他来面试,一谈还挺好,就要他了。这位学生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表现出了这个企业所需要的核心素质:对企业感兴趣,重视顾客,了解市场。
初涉职场应有“泥土心态”
王占军: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
有一位年轻总裁这样说过,我们很缺人才,但是不缺人手。究竟什么是人才?就是有实干精神,适合你的职业,并且忠诚于你的职业的人。对于初涉职场的人来说,应该具备一种“泥土心态”,乐于从基础工作做起。
举个例子:和路雪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当初选了一个人想培养他做自己的接班人,一开始让他做些技术性的基础工作,结果这个人没做几天就不想做了,觉得这个与他原来的专业关联性不大。后来这位人力资源总监说,你做任何工作都要从基础做起,基础性的工作不会埋没你,只看你怎么做而已。把自己当作珍珠,就会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成泥土吧,让别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还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学生物工程的博士,经一位著名科学家的推荐来到了某开发区工作,专业非常对口,但是一个月以后就被人辞退了,原因是他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动作很粗鲁,比如说用完试剂以后不盖盖子,导致了一些成本的浪费。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学历高或来自于名校,就把自己摆在很高的位置,要有“泥土心态”。
此外职业发展还有一些原则,如要给自己一个很清晰的定位,企业最需要有职业意识的人,要积极行动。同时还要勇于承担责任,如果职业人不想着改进公司的现状,解决公司的问题,可能有一天公司就会成为历史,自己也会成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人。只有处处为公司着想,你才能成为一名好员工。
(编辑:蔡旭旭)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