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宫颈糜烂的治疗过程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10-19 10:29:35 | www.chinesejk.com

  我国育龄女性约为1.5~2亿,其中约35%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炎症,已婚女性发病率更高达50%。专家指出:许多女性习惯上药店买药进行自我治疗,但若走入用药误区就会造成不良后果。宫颈炎已成为困扰现代女性的一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妇女的调查:我国育龄女性约为1。

  5~2亿,其中约35%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炎症,已婚女性发病率更高达50%。专家指出:许多女性习惯上药店买药进行自我治疗,但若走入用药误区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误区一:大量使用抗生素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妇科药品仍含有甲硝唑、克霉唑类抗生素,过多使用这类药品的直接后果就是使病菌产生耐药性,破坏阴道菌群间的制约关系,导致真菌生长旺盛,治疗周期不断延长,不断增加药品剂量,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

  误区二:长期使用高锰酸钾类溶液洗下身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杀菌消毒作用已为许多妇女所熟悉,但有些妇女为“讲究卫生”,没病也经常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往往适得其反。正常妇女的前庭大腺分泌的一种黄白色液体,可润滑阴道口。经常用高锰酸钾液体,不仅会刺激和腐蚀外阴皮肤和阴道黏膜,还会吸收该处水分,造成阴部皮肤干燥。另外,健康女性阴道内生存着大量有益的阴道杆菌。它们能将阴道表皮细胞里储存的“糖元”分解成乳酸,杀死侵入阴道的病菌。如果长期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就会杀死大量阴道杆菌,使阴道失去酸性环境。

  宫颈糜烂可采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两种。

  ①药物治疗:任何形式或途径的药物治疗极少能治愈宫颈糜烂,尤其是中度以上的宫颈糜烂,多数情况下只能改善症状。单纯宫颈糜烂主要采用宫颈局部治疗的方法,全身用药得不偿失,除非合并了急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情况时,才考虑全身用药。轻度糜烂或未生育女性可试用药物治疗,主要是阴道上药。目前用于治疗宫颈糜烂的药物种类很多,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②物理治疗:是治疗宫颈糜烂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所谓物理治疗是指用电热、冷冻、激光、微波、射频、高频电波、超声聚焦(海扶技术)等毁损宫颈糜烂面,继之修复的一种方法。综合比较各种方法,其中以海扶技术、高频电波、射频的一次治愈率高,治疗后疤痕小,有宫颈美容之效果。其他几种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疤痕形成,一次治愈率稍差等缺点。采用物理治疗之前必须排除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治疗时间以月经干净后3~7天为宜。治疗后2~4周需阴道上药,禁止性生活。注意避免盆浴、游泳、骑自行车等。治疗后2周左右,阴道分泌物增多或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属于正常。根据治疗使用的设备和宫颈糜烂程度不同,物理治疗宫颈糜烂的一次治愈率在85%~99%。

  以下是一位网友的亲历宫颈糜烂的治疗过程。

  一个月前,我去妇幼保健院做一下孕前检查,医生建议我检查下宫颈,化验分泌物。接着检查的结果就出来了。宫颈糜烂I度,医生说,只要上药就可以,然后开了两盒洗液,两盒药,阴道给药的栓剂。一系列的费用,花了500多大洋。

  回家后,和一个生过孩子的姐姐聊天。姐姐说,根本不是什么严重的病,只是名字吓人。用过医生给开的药以后,医生检查说,还是没有痊愈,还要再开药。大家都清楚,医生的工资和医院的效益是完全挂钩的,而且还有用药。我和医生说,我家里还有药,我回去继续上药吧。

  回家以后,我按照姐姐说的,买了点土霉素,很便宜的一种药,掰开,阴道给药,连续2周,感觉轻松了不少,主要是心理上的。然后去医院复诊,医生说,恩,基本痊愈了。我很高兴。姐姐的妈妈是妇科的医生,她说,土霉素是最经济最实惠,而且效果好,没有副作用的药。现在已经痊愈了。

  其实,宫颈糜烂很普遍的妇科病,只是名字吓人而已。轻度的宫颈糜烂临床上,病没有什么症状。中度的,临床表现是白带增多,腰腹有酸胀的感觉,重度的,X生活有流血,或者血状的分泌物。

  宫颈糜烂只要及时治疗,会痊愈的。

  现在有很多治疗宫颈糜烂的方式,例如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但是不建议未育的JMS用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也好,激光治疗也好,会使宫颈松弛,影响生育。

  根据我和朋友的经验,现介绍几种治疗法:

  1 、禁止性生活。然后去医院请医生治疗。

  2 、去要点买点甲硝唑,土霉素,一天上一次药,每次各一片。

  中药:儿茶,冰片,黄柏,苦参,蛇床子,各20克,煮中药,凉了以后用冲洗器冲洗YD,隔天一次。注意卫生,每次上药之前都要用清水冲洗YD.

  3 、禁止性生活,治疗时间大概要30-50天。禁止吃辛辣的食物。

(编辑:小珊)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