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腊八粥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按照传统习俗,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煮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用米、麦、大豆、豆腐、肉类、蔬菜等食料混合熬成。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地食物不一样,各地腊八粥的成分有所不同,味道也大有区别。但它们都具有味道鲜美的风格,深受各地人民群众欢迎。
何谓腊八?古时候,每逢农历十二月举行腊祭,于是就把十二月称做腊月。又因为所祭神灵有先啬神、邮表啜神、司啬神、水庸神、猫虎神、坊神和昆虫神等八位,故把腊月八日称为腊八,也叫腊日。唐代诗人杜甫有《腊日》诗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有讲究“岁终祭先祖”的礼俗,同时,并有“腊祭百神”之说。腊八除了祭祖、祭神外,各地又有吃腊八粥的传统习惯。这一风俗的形成,一说始自东汉,即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有的事情。
相传,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夏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成道”之日。古代寺院每到腊月初八要诵经,并效佛法佛祖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取香谷及果实等熬粥,名“腊八粥”,以示尊佛和供佛,然后再分别施给贫民。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曾写有“今朝佛粥更相馈”的诗句。腊八粥,起初是佛门节令不可少的祭祀食品,后来却由寺院逐渐发展到朝廷、官府中,每到腊八这天,都要熬煮大量腊八粥馈送,慢慢地就流行起来,民间也争相仿效制食腊八粥。据说,清慈禧太后独爱享用由寿膳房饭局特制的蜜炒腊八粥。
又有传说,腊八粥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发明的。朱元璋的家乡在安徽凤阳,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图口饭吃,他只好到地主家当放牛娃。那家地主既凶狠又刻薄,只要稍有差错,他就对朱元璋又是骂又是打,还常常不给饭吃,让他挨饿。有一次,朱元璋牵着老水牛过独木桥,这桥板太窄,老水牛一脚踏空,跌下桥去,摔断了腿。这怎么能怪朱元璋呢?可是,狠毒的地主将朱元璋暴打一顿,并关在一间堆放杂物的破屋子里,不给饭吃。
已关了两天两夜,朱元璋滴水未进,粒米未沾,渴得嘴唇干裂,饿得眼冒金花。难道就这样饿死吗?得想想法子,朱元璋在房子里东寻西找,一点吃的东西都没找到,只有一口破锅。
正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一只老鼠从他前面窜过,钻进一个洞里。朱元璋心想,抓只鲜?充饥。他找来一把铲子,顺着老鼠洞往里挖掏。挖着挖着,快到洞底,老鼠已经逃跑了。不料这里却是老鼠的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红枣、芋艿等,虽然不多,每样也都有点。朱元璋喜出望外,连忙捧起来,装在破锅里,又想法请一起帮工的老伯弄了一些水放进去一锅煮。结果煮成了一锅乱七杂八的粥,朱元璋一口气吃下去,味道香极了,觉得从来没吃过这么有味道的东西。吃饱了的朱元璋,就地躺下睡大觉,竟做起美梦来了。
后来,朱元璋参加了农民起义军,他东征西战,打仗勇敢,后来爬上了皇帝的宝座。做了皇帝的朱元璋,想吃什么有什么,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吃过,连山珍海味都吃腻了。一天,他想起当放牛娃时吃用老鼠粮豆煮成的粥,香甜香甜的,很想再尝。再说,他毕竟是从小受过苦难的人,觉得自己不应该忘记过去的苦日子,这样才能励精图治,保住朱家江山。于是,朱元璋传下话来,要御厨用各种粮食、豆菜等烧煮一锅粥,召来君臣共尝。那天正好是腊月初八,这粥就“腊八粥”。朱元璋很重视教育子女,他让儿女们也吃这腊八粥,让他们在享受荣华富贵之时,别忘了祖辈创业的艰辛。朱元璋又作出规定,以后每年的腊月初八这天,文武百官、皇室全家都吃一顿腊八粥。久而久之,这种风气也传到了民间,形成了习俗。
按世俗习惯,腊八粥是要用米、豆、糖、杂果等八种原料凑数齐全,然后合水熬制成粥状。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料更加讲究,制作更加精良,如有的讲究用米、豆、果杂、糖等生料、熟料各八种之多,即符合腊八“八宝”之数。总之,腊八粥的制作,因各地出产谷物、果菜的不同,配料也各有所异。味道有甜有咸,一般是南甜北咸。
(编辑:邱老)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上一篇:宋江与鲤鱼跳龙门
- 下一篇:孙中山眼中的延年益寿饮食妙法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