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过劳死的十大危险信号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10-22 09:18:35 | www.chinesejk.com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有时心理方面的异常表现要比躯体方面的症状出现得早,自觉也较为突出。多数表现为心情抑郁,焦虑不安或急躁、易怒,情绪不稳,脾气暴躁,思绪混乱,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缺乏信心,犹豫不决。据网上调查显示,长期处于过劳状态和亚健康状态的“白骨精”人群竟达百分之八九十,“用命换钱”已经不再是戏说。

  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科副主任赵玉武博士分析,从“白领”阶层、“成功阶层”接受医疗检查的情况来看,各方面指标均正常,就使得问题容易被忽视,而长期下去可能导致机体多系统功能下降,继而引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系统性疾病以及脏腑功能失调,也是心脑血管、肾脏、肝脏及甲状腺疾病和恶性肿瘤病变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引起高度警觉。统计结果显示,慢性疲劳综合征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发病率高,都市人群中发病率超过四分之一;二是发病人群集中,主要集中在IT、科研、金融、新闻媒体、公务员、广告、出租车等行业;三是患病时间长,大多数患者患病时间在一年半以上,其中30%左右的人有长达5年的疲劳感。

  警惕身体的危险信号

  赵玉武博士指出,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表现出形形色色的症状,包括不良的心理行为、不振的精神面貌、对社会外界的不适应能力,以及身体各部位的某种不适等。随着人类对于疾病认识的深化,现已把持续和症状突出的亚健康状态(严重疲劳、肌肉疼痛、失眠等)作为一种疾病来对待。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还不清楚,但国外研究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代谢、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明显异常。可以说,“慢性疲劳综合征”确实是疾病,而不是“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严重者,有可能出现“过劳死”。根据日本的经验,在1987年至1989年,日本报道“过劳死”达1800例,这种现象亟须引起中国成功人士的警惕。

  找回健康的生活方式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出现,客观上是激烈竞争、快节奏的环境造成,但主观上,也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规律有关。因此,消除慢性疲劳综合征,还要靠自己的力量。赵玉武博士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要生活规律,充分休息。休息是制服疲劳的法宝,但是休息不等于睡觉,过度的睡觉或无所事事,反而会降低身体的新陈代谢,造成人体活动能力进一步减退,疲劳感更强。休息的概念应该是一个大范围的表现,包括身体和心理适度的放松和调节。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慢性疲劳综合征就应该辞掉工作或者放很长的假休息,太放松而又没有重心地生活。

  二是要合理膳食,多吃粗粮。成功人士要注意对维生素B的摄取,如粗加工的谷类食物。某些碱性食物也有抵御疲劳、减少抑郁的功能,如牛奶、大豆,以及桃子、西瓜等水果。蜂胶是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丰富的天然产物,享有“血管清道夫”之美誉,也适合成年人防病保健。

  三是要适度运动,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是另一有效的预防途径。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大都不喜欢运动。其实运动可以增加人体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分泌,增强人体的代谢功能而不易疲劳。“生命在于运动”,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一言道出了生命活动的一条规律。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的适宜活动,是预防消除疲劳,防止亚健康,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最好方式。

  四是要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大多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都比较敏感,很容易从消极、悲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承认已经存在的事实,承认缺憾的存在。学会倾诉,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不要凡事自己扛。

  五是要自我观察,尽早干预。如果感到身体有长期不能缓解的疲劳、睡眠障碍、抑郁以及咽喉痛、关节痛等症状,单靠休息和锻炼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这时,不要硬撑,立即到医院就诊,及时得到医生的帮助和指导。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通过中西医结合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提示的十大危险信号为:

  一是“将军肚”早现;

  二是脱发、斑秃、早秃;

  三是频频去洗手间;

  四是性能力下降;

  五是记忆力减退;

  六是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七是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八是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九是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难解乏;

  十是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具有上述两项者,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不必担心,但要改变生活习惯。具有上述三至五项者,为“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度疲劳的征兆。六项以上者,为两次“红灯”危险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开始干预。

(编辑:杨星)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