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办医院的美国女人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11-07 12:01:20 | www.chinesejk.com
80年代初,许多外国人觉得中国开放得太慢而离开,李碧菁却看中了这块巨大的市场……
在中国,去医院看病决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你要忍受的太多,挂号、送化验单、排队买药……要消磨几个小时。但座落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北京和睦家妇儿医院”,却完全不同。这里好象是一家星级宾馆,有为解决妇女产前腰痛而准备的冲浪洗浴,为减少小孩对医院的恐惧感专设的一间堆满各种玩具的游乐室。你也看不到那些大大小小的令人胆战心惊的医疗器械,它们平时都被安放在壁橱里。这所医院的创意来自于美国的一位女性,中文名字叫做李碧菁。
如愿以偿来到神秘的中国
李碧菁(原名Roberta Lipson)于70年代末来到中国。
1972年,她在康乃尔大学读中文,学中国历史。正好那时基辛格到上海签署了ShanghaiCommunication ,“我花了很多时间看这方面的报道,感觉中国很神秘,就投入了不少时间学中文。”中国对她来说,是一个梦寐以求的地方。大学三年级时,她专门去台湾师范大学学了一年的汉语。
“不过,我不想一辈子研究历史。我想,自己可能在中美经济关系和贸易往来方面会有所发展,就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MBA。1978年毕业以后,我一直寻找机会去中国。要知道那时,美国公司都不敢进入中国,觉得中国不是一个市场。”但她对美国的医药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终于找到了一家贸易公司愿意派代表到中国。于是李碧菁如愿以偿地飞到了“神秘”的中国。
到中国后,李碧菁发现中国在医疗设备方面需要的东西很多。那时,在进口医疗设备方面,中国几乎是空白,当时许多医疗设备基本上是解放前进口的。李碧菁自己对医学也充满了兴趣,于是她决定做中美之间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意。从此在中国也就开始了长达20年的创业历程。
“好玩就去做!”
“在美国做什么事情相对比较容易。我的祖父、祖母都是从欧洲到美国的移民,我从小就听他们说美国是‘机会国’,对任何人机会都一样,只要努力,什么都可以实现。他们是欧洲的犹太人,在美国刚下船时一无所有,后来在美国创造自己需要的一切。如果我呆在美国,不会遇到什么挑战,而来到中国,一切都是新的。这样我会象我的祖父母一样,面对许多困难。“
刚开始,对李碧菁来说最辛苦的工作就是要说服美国公司为什么应该对中国感兴趣,为什么应该到中国来看一下,告诉他们中国很有市场。后来,有人觉得中国开放得太慢,就离开了中国,而李碧菁却和另外一个美国姑娘认为,中国潜在的需求很大,虽然开放得慢一点,但还是会发展。于是她们两个就决定继续留在中国。“年轻的时候哪里懂什么冒险,好玩就去做!”李碧菁带着成功后的笑容说。
中国80年代发展很快,很多外国人、香港人等都来这里创业。李碧菁也有过艰难的时候,不过,“我们从开始就有长期的打算,而不是赚一大笔钱就回去。我们想小小地参与一下中国的发展,想在中国留下点东西。”
李碧菁和她志趣相投的同事,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过一段时间就轮换一次。当时也有很多中国的朋友,不过那时的中国人还不敢太靠近“老外”。到中国朋友家里,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李碧菁专门有一个军大衣,到冬天她就穿着军大衣,戴着头巾,让人很难看出她是个外国人。那时,她真的感到很孤独。而且“有一些中国人怀疑我们两个美国姑娘是带着什么目的到中国来的,觉得我们只是来赚中国人的钱。这让我特别伤心,我们还想要加快商品流通,这对谁都有好处。但那时并没有被人所理解。”
“弹钢琴”弹出几百万
李碧菁和她的搭挡很快发现了中国潜在而巨大的医药市场。她在中国利用一年两次的广交会,通过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这个当时唯一负责中国进口医疗设备的公司,获取整个中国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市场的需求情况,然后就骑摩托奔到电报大楼,与普通老百姓一样排上几个小时的队,一直到弹钢琴似的发报声将信息传向数千公里外遥远的美国。在那个令人兴奋、忙乱的6周里,李碧菁每天只休息3个小时。
而在美国的那个女孩接到电报后就赶快在美国寻找相应的客商,定购中国需要的医疗器械,而后讨价还价、敲定价格,再向中国发电报。就这样,通过电报,数百万美元的定货合同就由两个美国女孩在一月内敲定。
那时,中国不光发电报要排队,打国际长途更是如此。由于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她竟然与电话局的姑娘们成了朋友。
提起当年,李碧菁说:“我觉得犹太人和中国人都很重视家庭。记得在入大学前,有一次到大学里体验生活,我恰好认识了一个从上海来的中国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我就觉得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比如都很孝顺父母。后来,我还写了一篇有关犹太人和中国人比较方面的论文。”
“联合国”医院
在中国的十几年,李碧菁一直在观察中国的医院,看它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她说:“虽然我也知道中国医生的负担太重,但有时看到一些医生好象并没有想到他们工作的对象是人的生命,我会越想越气!”
1991年,李碧菁的一个朋友在北京某妇产科医院生孩子。她参与了从住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给她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从那一天起,“我就想办家医院。”
一开始,她想先募捐点钱,让医院买些凳子、椅子或沙发给那些等孩子出生的年轻父亲们坐着,她还跟那个院长提过:我想给你们募点钱。院长听后很奇怪地说:没关系,他们自己可以买。后来,李碧菁去美国生完孩子,有了对比后,就觉得医院非开不可了。恰好在那时,她又遇到了一位医学专家和她想到了一起。
90年代中期,由李碧菁创建的美中互利工业公司在美国上市,她拥有了更多的资金,可以做多方面的投资。刚到中国时,李碧菁觉得中国很需要医疗设备等硬件,十几年后,她越来越觉得中国医院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硬件,而是新的服务概念和新的服务模式。她办医院就是要把新的服务模式带到中国。
1997年,和睦家妇儿医院在北京建成。医院的大夫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法国等世界各国,前几天还有个新加坡医生来应聘。“正如很多人所说,混血儿是最聪明的。如果我们公司真能充分发挥大家的优势,必将是最好的。”提起她的医院,李碧菁很自豪。
要梦想也要家庭
李碧菁的丈夫在英国《Economist》杂志社当记者,看报纸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她认为丈夫的工作很有意思:“对于记者来说,看东西、学习算是工作,与有趣的人聊天算工作,参加有意思的活动也算工作,去一个没人去过的地方还算工作。有时候我挺嫉妒他的。有一次,我丈夫肯定是边喝咖啡边看报纸,我打电话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我在工作’。对,他的确在工作……”谈起丈夫时她充满了爱意。李碧菁夫妇在朋友们看来是一对模范。
李碧菁曾推着彩色B超机、坐着火车游历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在各种大大小小医院,她热情而耐心地向中国的医护人员讲解着如何操作这个“透视”人体的奇特机器。如今,除了青海、宁夏,中国的大江南北都有她的足迹。
如今已是美中互利工业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的李碧菁仍冲在市场一线。她向记者透露:公司就要在上海、广州等几个沿海城市甚至更多的地方开设类似于“和睦家妇儿医院”的医院,同时降低收费标准,“让更多的中国人享受到全新的医疗服务。”这是李碧菁的梦想。
在中国,去医院看病决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你要忍受的太多,挂号、送化验单、排队买药……要消磨几个小时。但座落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北京和睦家妇儿医院”,却完全不同。这里好象是一家星级宾馆,有为解决妇女产前腰痛而准备的冲浪洗浴,为减少小孩对医院的恐惧感专设的一间堆满各种玩具的游乐室。你也看不到那些大大小小的令人胆战心惊的医疗器械,它们平时都被安放在壁橱里。这所医院的创意来自于美国的一位女性,中文名字叫做李碧菁。
如愿以偿来到神秘的中国
李碧菁(原名Roberta Lipson)于70年代末来到中国。
1972年,她在康乃尔大学读中文,学中国历史。正好那时基辛格到上海签署了ShanghaiCommunication ,“我花了很多时间看这方面的报道,感觉中国很神秘,就投入了不少时间学中文。”中国对她来说,是一个梦寐以求的地方。大学三年级时,她专门去台湾师范大学学了一年的汉语。
“不过,我不想一辈子研究历史。我想,自己可能在中美经济关系和贸易往来方面会有所发展,就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MBA。1978年毕业以后,我一直寻找机会去中国。要知道那时,美国公司都不敢进入中国,觉得中国不是一个市场。”但她对美国的医药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终于找到了一家贸易公司愿意派代表到中国。于是李碧菁如愿以偿地飞到了“神秘”的中国。
到中国后,李碧菁发现中国在医疗设备方面需要的东西很多。那时,在进口医疗设备方面,中国几乎是空白,当时许多医疗设备基本上是解放前进口的。李碧菁自己对医学也充满了兴趣,于是她决定做中美之间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意。从此在中国也就开始了长达20年的创业历程。
“好玩就去做!”
“在美国做什么事情相对比较容易。我的祖父、祖母都是从欧洲到美国的移民,我从小就听他们说美国是‘机会国’,对任何人机会都一样,只要努力,什么都可以实现。他们是欧洲的犹太人,在美国刚下船时一无所有,后来在美国创造自己需要的一切。如果我呆在美国,不会遇到什么挑战,而来到中国,一切都是新的。这样我会象我的祖父母一样,面对许多困难。“
刚开始,对李碧菁来说最辛苦的工作就是要说服美国公司为什么应该对中国感兴趣,为什么应该到中国来看一下,告诉他们中国很有市场。后来,有人觉得中国开放得太慢,就离开了中国,而李碧菁却和另外一个美国姑娘认为,中国潜在的需求很大,虽然开放得慢一点,但还是会发展。于是她们两个就决定继续留在中国。“年轻的时候哪里懂什么冒险,好玩就去做!”李碧菁带着成功后的笑容说。
中国80年代发展很快,很多外国人、香港人等都来这里创业。李碧菁也有过艰难的时候,不过,“我们从开始就有长期的打算,而不是赚一大笔钱就回去。我们想小小地参与一下中国的发展,想在中国留下点东西。”
李碧菁和她志趣相投的同事,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过一段时间就轮换一次。当时也有很多中国的朋友,不过那时的中国人还不敢太靠近“老外”。到中国朋友家里,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李碧菁专门有一个军大衣,到冬天她就穿着军大衣,戴着头巾,让人很难看出她是个外国人。那时,她真的感到很孤独。而且“有一些中国人怀疑我们两个美国姑娘是带着什么目的到中国来的,觉得我们只是来赚中国人的钱。这让我特别伤心,我们还想要加快商品流通,这对谁都有好处。但那时并没有被人所理解。”
“弹钢琴”弹出几百万
李碧菁和她的搭挡很快发现了中国潜在而巨大的医药市场。她在中国利用一年两次的广交会,通过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这个当时唯一负责中国进口医疗设备的公司,获取整个中国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市场的需求情况,然后就骑摩托奔到电报大楼,与普通老百姓一样排上几个小时的队,一直到弹钢琴似的发报声将信息传向数千公里外遥远的美国。在那个令人兴奋、忙乱的6周里,李碧菁每天只休息3个小时。
而在美国的那个女孩接到电报后就赶快在美国寻找相应的客商,定购中国需要的医疗器械,而后讨价还价、敲定价格,再向中国发电报。就这样,通过电报,数百万美元的定货合同就由两个美国女孩在一月内敲定。
那时,中国不光发电报要排队,打国际长途更是如此。由于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她竟然与电话局的姑娘们成了朋友。
提起当年,李碧菁说:“我觉得犹太人和中国人都很重视家庭。记得在入大学前,有一次到大学里体验生活,我恰好认识了一个从上海来的中国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我就觉得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比如都很孝顺父母。后来,我还写了一篇有关犹太人和中国人比较方面的论文。”
“联合国”医院
在中国的十几年,李碧菁一直在观察中国的医院,看它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她说:“虽然我也知道中国医生的负担太重,但有时看到一些医生好象并没有想到他们工作的对象是人的生命,我会越想越气!”
1991年,李碧菁的一个朋友在北京某妇产科医院生孩子。她参与了从住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给她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从那一天起,“我就想办家医院。”
一开始,她想先募捐点钱,让医院买些凳子、椅子或沙发给那些等孩子出生的年轻父亲们坐着,她还跟那个院长提过:我想给你们募点钱。院长听后很奇怪地说:没关系,他们自己可以买。后来,李碧菁去美国生完孩子,有了对比后,就觉得医院非开不可了。恰好在那时,她又遇到了一位医学专家和她想到了一起。
90年代中期,由李碧菁创建的美中互利工业公司在美国上市,她拥有了更多的资金,可以做多方面的投资。刚到中国时,李碧菁觉得中国很需要医疗设备等硬件,十几年后,她越来越觉得中国医院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硬件,而是新的服务概念和新的服务模式。她办医院就是要把新的服务模式带到中国。
1997年,和睦家妇儿医院在北京建成。医院的大夫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法国等世界各国,前几天还有个新加坡医生来应聘。“正如很多人所说,混血儿是最聪明的。如果我们公司真能充分发挥大家的优势,必将是最好的。”提起她的医院,李碧菁很自豪。
要梦想也要家庭
李碧菁的丈夫在英国《Economist》杂志社当记者,看报纸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她认为丈夫的工作很有意思:“对于记者来说,看东西、学习算是工作,与有趣的人聊天算工作,参加有意思的活动也算工作,去一个没人去过的地方还算工作。有时候我挺嫉妒他的。有一次,我丈夫肯定是边喝咖啡边看报纸,我打电话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我在工作’。对,他的确在工作……”谈起丈夫时她充满了爱意。李碧菁夫妇在朋友们看来是一对模范。
李碧菁曾推着彩色B超机、坐着火车游历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在各种大大小小医院,她热情而耐心地向中国的医护人员讲解着如何操作这个“透视”人体的奇特机器。如今,除了青海、宁夏,中国的大江南北都有她的足迹。
如今已是美中互利工业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的李碧菁仍冲在市场一线。她向记者透露:公司就要在上海、广州等几个沿海城市甚至更多的地方开设类似于“和睦家妇儿医院”的医院,同时降低收费标准,“让更多的中国人享受到全新的医疗服务。”这是李碧菁的梦想。
(编辑:囡囡)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上一篇:讨得老板欢心的五个诀窍
- 下一篇:善用美色 无往不利? (图)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