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白带异常有哪些症状?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11-08 08:58:42 | www.chinesejk.com

  白带,即阴道分泌物,为来源于女性生殖道不同部位的各种不同物质成分所组成的混合物,由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两部分组成。

  主要的液体成分是阴道壁的渗出物、宫颈管分泌的粘液以及由外阴的前庭大腺、汗腺和皮脂腺分泌的少量粘液;主要的细胞成分有阴道鳞状上皮细胞、少量宫颈管柱状上皮细胞,以及阴道内寄生的各种细菌。

  正常白带呈白色、絮状,高度粘稠,不粘附于阴道壁,多沉积于后穹窿部,无腥臭味。白带异常,如白带量增多、多观性状和粘稠度改变、有腥臭味等揭示阴道炎的存在,临床上 常见的阴道炎有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等,它们共同的临床特点是白带异常及外阴瘙痒、烧灼痛、性交痛等。

  一、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是最常见的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阴道毛滴虫是一种厌氧寄生原虫,常寄生于泌尿生殖道,女性主要存在于阴道,亦有存在于尿道、尿道旁腺、膀胱等部位,男性常寄生于尿道、前列腺等部位。滴虫性阴道炎的传播为间接传播,即,通过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厕所、衣物、医疗器械、敷料等传播。

  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白带量增多,外阴、阳道瘙痒、烧灼或疼痛感,典型的白带呈黄绿色、泡沫状、稀薄并具有腥臭味。炎症侵及尿道时可有尿急、尿频症状。

  二、霉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为常见的阴道炎之一,常由白色念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孕妇及糖尿病病人,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可使阴道正常菌群失调,利于霉菌生长繁殖而易患本病,服用皮质类激素、免疫抑制药及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易患本病,维生素B6缺乏、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易患本病,年轻妇女穿紧身尼龙裤可使会阴湿度及温度增高,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

  霉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常伴有局部烧灼感。典型的白带呈凝乳块样(豆腐渣样)或稍有黄色片块状,略带臭味,紧粘附于阴道粘膜。

  三、非特异性阴道炎

  非特异性阴道炎为一种混合性细菌感染,常见于产后、流产后、盆腔炎等。

  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局部下坠感、阴道瘙痒或烧灼感。典型的白带呈灰白色、薄而质均、粘度很低,有时有泡沫,伴有一种难闻的气味,性交时气味加重。

  四、老年性阴道炎

  多见于绝经多年的老年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内源性雌激素缺乏,生殖器萎缩,阴道上皮变薄,局部抵抗力减弱,致病菌易于繁殖而引起炎症。

  老年性阴道炎的重要症状为白带增多,常伴有下腹及阴道坠胀感和阴道烧灼感,典型的白带呈淡黄色水样或脓性,有臭味,常混有少量血液。

  白带,即阴道排液,是由阴道粘膜渗出物、宫颈腺体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混合而成,内含阴道上皮脱落细胞、白细胞和一些非致病性细菌。正常情况下,阴道排液的质与量随月经周期而。月经净后,阴道排液量少、色白,呈糊状。

  在月经中期卵巢即将排卵时,由于宫颈腺体分泌旺盛,白带增多,透明,微粘似蛋清样。排卵2-3开后,阴道排液变混浊,稠粘而量少。行经前后,因盆腔充血,阴道粘膜渗出物增加,白带往往增多。

  如果白带的色、质、量发生异常改变,称为白带异常。出现异常白带总有原因,不同疾病引起的白带异常也不同:

  1、无色透明粘液性白带:外观与排卵期的正常白带相似,只是量多而已,常见于应用雌激素类药物后。

  2、脓性白带:色黄或黄绿,如脓样,有臭味。由感染造成,常见于阴道炎、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

  3、豆腐渣样白带:是霉菌性阴道炎的特征。

  4、血性白带:白带如染血,应警惕宫颈癌、宫体癌等恶性肿瘤。不过,老年性阴道炎、宫颈息肉、重度慢性宫颈炎、宫内节育器、粘膜下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亦可有此症状。

  5、脓血样白带:为阿米巴性阴道炎的特征。

  6、黄水样白带:多由于病变组织坏死所致,常见于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颈癌、输卵管癌等。

(编辑:小珊)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