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蒲剧名家--阎逢春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11-09 09:13:56 | www.chinesejk.com

  阎逢春先生是一位杰出的蒲剧表演艺术家,生于一九一七年,卒于一九七五年,运城市西姚村人,在毕生的蒲剧演出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发展了蒲剧艺术,成功塑造数十位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戏剧人物,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兼容并蓄、广采博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流派,在河东大地、蒲剧流传区域的演出以及各级汇演中曾产生过极大影响。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和《辞海·增补本》中也收录了阎逢春词条(据韩石山先生《李健吾与阎逢春》)。曾任晋南蒲剧院蒲剧团团长、运城地区蒲剧团团长、中国戏曲家协会理事。

  阎逢春先生出身于梨园世家,父亲阎金环是位优秀的须生演员。阎先生十五岁开始学戏,先习生角(文武小生)后改须生。所谓门里出生自会三分,不久即出名。随着日寇的入侵,沦陷地区的艺人无法正常演出、谋生。一九三八,日寇侵占晋南,蒲剧艺人大多过河入陕,阎逢春亦随老艺人辗转西安,曾参加过晋风剧社。由于生活的不安定和演艺的艰辛,阎先生的嗓音受到损伤,据说曾一度陷入搭班的危机中。对于业已踏入艺术道路的青年演员,怎忍让自己的以前付出的努力付诸东流!在华北沦陷后,华北几乎各个剧种都有戏班流入西安,阎逢春正是在这段时期大量观摩兄弟剧种优秀演员的演出,学习吸收了京、秦、豫等剧种艺术家的表演技巧和方法,再结合自己多年的艺术实践,对于用嗓、换气、眼神、身段、动作、技巧、表情等有了新的体会与认识,再加上自己认真钻研、揣摩、练习,阎逢春的艺术理解有了很大飞跃,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演出方法与技巧,他的艺术理解、艺术素养为以后的“特出”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一次演出《出棠邑》后,受到两位文人、名票的赏识,他们认为阎先生是位难得的艺术人才,他们是李二老和平老四,李二老名李逸僧,是个京剧研究行家,当时尊称二老。阎逢春倒仓时,住在李家,每天在地窖里练功喊嗓。帽翅功也在此时发明。逢春之名,也是李二老给改的(李二老对王秀兰也有过提携帮助)。平老四,猜测是行四,家在河南义马煤矿或在那里工作过,比李二老或许年轻点,职业身份不详。他们二位大抵和齐如山、李释戡、徐凌霄等有些相象之处。在二位先生精心的帮助、指点和共同的切磋研究下,阎逢春的艺术突飞猛进,有了质的飞跃,在演出实践中能化平庸为神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这一段时间练功得法,演出也相对少了,嗓子得到一定的休息保养,也“悟”出了自己的合理的发声方法,使得嗓音有所恢复,并喊出一股腹音(发自丹田的气流带动声门振动产生的声音)。陕西的秦腔是一个与蒲剧有很近亲缘关系的古老梆子剧种,因而阎逢春从秦腔艺人的表演中吸收了相对较多营养,尤其是秦腔艺术大师刘毓中先生的博大精深的艺术给予了阎逢春许多启发与借鉴。京剧大师周信芳精湛的艺术也给阎逢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二位的艺术在阎先生的代表作中都有所反映,但已是化而无痕。江海不择细流,阎先生也大量观摩、学习、借鉴了其他演员的表演艺术,无论名家与否,不管主角还是配角,甚至其他行当的演员,但有可取之处尽量学习,在倾心交流的过程中也和同行艺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2][3][4][5]下一页

(编辑:邱老)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