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炎炎夏日准妈妈护肤有技巧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11-09 09:27:23 | www.chinesejk.com

  都说“怀孕中的女人最美丽”,事实却不尽然,由于准妈妈们的新陈代谢缓慢,再加上孕期的特殊反应,肌肤状况很容易趁这个时候急转直下:皮肤粗糙、出油多、色素沉淀、出现妊娠纹等。因此,许多爱美的妈妈在孕育宝宝的同时,也开始了与“问题皮肤”的艰苦“抗争”。

  一、痱子:

  排汗有助于调节体温,但排汗不畅就容易产生痱子。孕妇由于体内脂肪较多,容易堵塞毛孔,导致体内的汗液无法正常排出,产生痱子。有的孕妇心烦气躁,喜欢用手挤破痱子,结果造成感染,产生痱毒。严重的甚至出现浑身不适、体温异常等症状。

  专家建议:孕妇产生痱子后,应擦些清凉、无刺激的爽身粉。如果不小心弄破了痱子造成感染,应及时就医,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切不可大意。当然,痱子应以预防为主。孕妇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皮肤洁净、衣服宽松透气,换衣要勤,洗澡更是马虎不得。此外,还可多喝些清凉降热的茶或饮料。

  二、皮炎:

  怀孕后人体内激素产生变化,使孕妇的皮肤变得很敏感。一旦晒太阳或吃了某些过敏性食物,就会引起皮肤红肿、起皮,或长水疱。不少孕妇喜欢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解决问题,胡乱涂抹膏药,结果适得其反。

  专家建议:可用一些润肤霜擦揉皮肤,有可能减轻瘙痒。实在不能忍受时,可咨询医生,用一些止痒药物。当体重增加过多后,还有可能感到自己的皮肤发生摩擦,尤其是大腿内侧。这除了要经常洗澡外,还要注意穿棉布衣服。出现皮炎后,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C和烟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更重要的是,要注意预防,尽量避免日晒,远离过敏源。

  三、皮肤油腻:

  孕妇新陈代谢缓慢,皮下脂肪大幅增厚,汗腺、皮脂腺分泌增加,全身血液循环量增加,面部油脂分泌旺盛的情况会加重,皮肤变得格外油腻,“T”型区域更甚。

  专家建议:

  1、主要是保持皮肤的清洁,不能用太强的洗剂,最好使用平时用惯的洗剂,每天多洗几遍脸。

  2、饮食上要多摄取含优质的动物蛋白和维生素A、B、B2、C等食物;色浓的菜、水果可使你的皮肤颜色更加漂亮。

  3、均衡摄入营养,平衡的食物能使孕妇的头发和皮肤以及体内各器官得到很好的保护。

  四、皮肤干燥

  有些孕妇,由于孕激素的关系,皮肤失去了以前的柔软感,而略呈粗糙,甚至会很干燥,有些区域会出现脱皮现象,脸部的色素沉淀也增加。

  专家建议:

  1、干性皮肤的孕妇不要频繁地洗脸,因为皂碱会将皮肤上的天然油脂洗净,最好改用婴儿皂、甘油皂洗脸。

  2、需使用能给皮肤增加水分的护肤品,涂抹在干燥区内并轻轻地加以按摩,而强生婴儿润肤膏或润肤露品质纯正温和,其特殊滋润配方,能有效防止皮肤干燥,并能保持酸碱度平衡,更适合此时使用。

  3、沐浴时不应浸泡太久,否则容易造成皮肤脱水,可以在水中加些浴油,尽可能少用普通肥皂,可使用不含皂质、ph值属中性的沐浴露或婴儿香皂。

  4、沐浴后,应在全身涂抹润肤油。

  5、要特别注意饮食营养平衡,增加镁、钙等矿物质的摄取,如肉类、鱼、蛋,还要增加必要的脂肪酸和维生素,如绿色蔬菜、水果、坚果、谷物、牛奶、鱼油、豆类等;在你每天的饮食中,要减少含兴奋剂如咖啡、酒、茶的摄取,多喝水。

  五、面部色斑

  由于孕妇的黑色素代谢缓慢,面部大多会长黑斑,且孕后不易恢复。妊娠中后期,孕妇皮肤变得敏感,对紫外线抵抗力减弱,皮肤容易被晒黑,面孔出现黄褐斑,额头和双颊出现蜘蛛斑。

  专家建议:

  虽然这些症状在产后会不同程度地减轻,但在孕期,还是要不间断采取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毕竟女人都不愿看到自己的容颜失彩,即便是孕妇。

  1、处理黄褐斑和蜘蛛斑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妊娠纹霜加以掩饰,切勿试着去漂白,那会破坏皮肤的分子结构,形成永久性伤害。

  2、大多数孕妇的瘢痕会在产后三个月内自然减淡或消失,如果褪不掉,要请教医学专家,慢慢调理。

  3、由于妊娠是一个较易发生皮肤炎症的时期,所以,即使是以前靠得住的产品,此时也要慎重使用。

  4、孕妇夏季祛斑,应以防晒为主,因为紫外线会加重色斑、雀斑、妊娠性肝斑等面斑颜色。尽量避免刺激,不要化太浓的妆。出门应打防紫外线的伞,或涂防晒霜。准妈妈们应选SPF值低一些的防晒霜,避免刺激皮肤。另外,多摄取维生素C也有助于淡化斑点。

(编辑:囡囡)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