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警惕:妇科病易病变成癌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11-09 11:50:51 | www.chinesejk.com

  哪些妇科疾病易发生癌变

  韩世愈教授说,临床经验表明,在众多的妇女病中,有以下几种病较易发生癌变:

  一是宫颈糜烂。这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由分娩、流产或手术操作损伤宫颈部,以及产褥期、经期不卫生及细菌感染而致病。据资料统计表明,宫颈糜烂发生宫颈癌者比未患此病者高7~12倍,宫颈糜烂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地治疗,就会逐渐向宫颈癌前病变的方向发展,一般需要5至10年的时间。因此,宫颈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关键是要定期体检筛查,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并给予恰当处理,治愈率几乎达100%。

  二是子宫肌瘤。这是中年妇女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从近年来的妇科检查统计结果来看,女性子宫肌瘤患者逐年增多,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月经不正常,多数患者没有任何不适,常常在妇科体检中被无意中发现。30岁以上的女性中,30%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若迅速增大,可压迫直肠、膀胱而引起排便、排尿困难,有部分患者可演变为恶性肿瘤,故凡确诊为子宫肌瘤者,应密切观察和随诊,慎防发生恶变。

  三是子宫内膜增殖症。该症虽属一种良性病变,但其中的腺瘤型者若增生程度严重,就有演变为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故对该类患者应做到严密随访,及时治疗。

  四是乳腺增生症。乳腺囊性病、乳头状瘤和纤维腺瘤,虽均为良性病变,但其中有一部分可转变为恶性,特别是有家族乳腺病史者;故应密切观察这些病人,定期检查,若发现肿瘤增长迅速、变硬或乳头溢出血性分泌物时,应速去医院诊治。

  忽视体检的恶果

  40岁的小霞,一直没作过妇科体检,后来因为下腹部疼痛难忍,才去就诊,结果发现患了宫颈癌。

  34岁的张女士一向身体健壮,单位每两年就组织女同志进行妇科普查,而她却从来不参加,并对别人说,本人生长在长寿家族,绝对不会有病。然而,一个月前,她突然发生剧烈腹痛,被家人送到哈医大一院妇科,韩世愈教授为其剖腹探查后,发现她腹部有个巨大的卵巢肿瘤,并已破裂。经病理学诊断,是恶性肿瘤。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令张女士无法相信。韩世愈教授告诉张女士:“如果该肿瘤能较早地被发现,很可能手术治愈,并将保留对侧卵巢。但现在为时已晚,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韩世愈教授介绍,不重视体检的妇女导致妇科病加重的为数不少,很多女青年都是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乳腺增生等症状后才来就诊的,这样会错过最佳治病时机而延误病情。韩世愈教授说,曾有妇科专家把夺走李媛媛生命的宫颈癌称为是“最善良的癌症”,因为它从出现病变到最终发病通常需要10到15年的时间。如果在病变早期就发现并治疗的话,治愈率几乎是100%。就目前的条件,及早发现这种癌症并非难事,但不少女性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往往忽视了常规的体格检查。韩世愈教授指出,像宫颈癌等类似的妇科肿瘤,如果在原位发现,治愈率几乎是100%。而一旦有了症状,大部分就已到了三期,治愈率就很低了。所以,专家提倡成年女性要定期作妇科体检,每年可作一次妇科检查和妇科B超,以及宫颈涂片检查,这样可早期发现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等妇科疾病。

  女性要高度重视哪些身体变化

  妇科疾病癌变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女性只要对自己的身体变化加以注意,是可以抑制癌变的发生和发展的。

  韩世愈教授介绍,早期宫颈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接触性阴道出血及白带增多。白带呈白色、淡黄血性或脓血性等,稀薄如水样或泔水样,腥臭味,如继发感染,则呈恶臭或脓性。子宫内膜癌常见症状为异常的子宫出血,最多见于绝经期或绝经后出血,表现为血性分泌物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女性要重视和监测下腹部、盆腔包块。比如,有些病人清晨起床前常无意中摸及下腹部包块,或者附件有较小的肿块,如卵巢囊肿,也应定期检查,如一旦增大迅速,应及早诊治。

  积极防范妇科肿瘤

  韩世愈教授强调,疾病的防范非常重要。每天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内引起乳腺癌细胞增长的激素水平。每天若有5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活动筋骨,患上乳腺癌的几率就会降低31%~41%。所以,散步、爬山、游玩、走楼梯,避免久坐都是防范乳腺癌发生的好方式。而谷类早餐可防宫颈癌,临床观察表明,在患有宫颈癌的女性中,有30%的人叶酸摄入量明显低于正常女性。所以,女性每天应坚持一顿谷类早餐。每天服用维生素C和E可防卵巢癌。研究表明,如果每天摄取90毫克的维生素C和30毫克的维生素E,患卵巢癌的几率就会减少一半。

(编辑:小珊)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