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功利化
高校开学前后,有关“送子大军”的讨论沸沸扬扬,“87后”大学新生被认为是“不够自立”、“不够成熟”的一代。暑假期间,在某大学新生论坛上,曾经出现一个惹眼的帖子《啥都不懂的同志多吗?》。帖子说,“在网上转了一圈,发现大家懂得可真多。像我这样连大学课程等一系列名词术语都没怎么听说过的人,能赶上大家吗?”看完这个帖子,担忧的人恐怕不仅仅是这位新生自己了。于是,便出现了另外一种场景:未进校门先找关系开发人脉,多方打探摸清校园生存规则。然而,大学新生进校前开发人脉,打探校园生存规则,又让这一群体显得颇为“成熟”。
不可否认,新生显得“成熟”,一方面是受父母的影响,孩子上大学了,怕他们出远门“受委屈”,父母急于向他们灌输自己的“人生经验”,有条件的还亲自帮忙“打点”;另一方面是网络等发达的通讯手段导致的变化,使得通过网络广交朋友成为现实,便于提前了解学校和学业情况。这些本无可厚非,结识新同学并不是坏事,但需要指出的是,要适当把握方向,不能失去了“度”的量衡。尽管这些提前社会化的新生还是少数,但是出现的问题和新生心理上的变化却不容小觑。
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动机就在于希望能从交往对象那里得到自己需求的满足。大学生们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校园内,其接触的对象主要是同学和老师,主要任务是学习,因而他们之间的交往动机应该比较单纯,如结识朋友、切磋学问、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等,而不是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但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毕业自主择业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显示出了新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丰富大学生活”,还有的大学生把“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作为社交首要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实惠性需求增加的特点,表明当代大学生交往的社会化特征更加有所强化。而今,如今大学生未进校门先找关系开发人脉,多方打探摸清校园生存规则,也让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多了一份忧虑。
(编辑:邱老)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上一篇:同学聚会是一次“炫耀会”?
- 下一篇:大学男女的10种边缘关系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