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对付宫外孕的全面策略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11-16 11:12:24 | www.chinesejk.com

对付宫外孕的全面策略
  不要以为宫外孕不会落到自己头上。最近的统计数据表明:大约50个妊娠中,就会出现1个宫外孕。宫外孕像是体内的一枚定时炸弹,随时可能会发生。损失的不仅是一个无辜的小生命,也有可能大人同样面临生死考验。


  不过,对于宫外孕我们并没有恐惧它的理由,因为通过自我预防和早期诊断,宫外孕是完全能够被控制的。

  那次月经过了10天都没来,我没太放在心上,因为我平时月经不规律。后来阴道出了一点血,量很少,颜色也比以往深,接着小腹隐隐作痛,我以为是痛经呢,吃了粒止痛药就上班去了。临下班时,肚子痛得越来越厉害,只好去医院。
  B超检查后,医生马上紧张起来,说我得的是‘宫外孕破裂’,手术刻不容缓!看到医生严肃的表情,我才觉出事情的严重性。
  手术结束后,老公吓得面色如土,他告诉我,医生手术时,发现我的腹腔里都是积血,再晚来一会儿,失血过多就会没命了。


  宫外孕青睐谁?

  正常情况下,受精卵会由输卵管迁移到子宫腔,然后安家落户,慢慢发育成胎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受精卵在迁移的过程中出了岔子,没有到达子宫,而是在别的地方停留下来,这就成了宫外孕,医学术语又叫异位妊娠。 


宫外孕的常见部位:输卵管、卵巢、宫颈等

  90%以上的宫外孕发生在输卵管。这样的受精卵不但不能发育成正常胎儿,还会像定时炸弹一样引发危险!导致宫外孕的原因有:

  反复人流

  近年来,宫外孕的发生率增加了4~6倍,这主要与现代女性不节制地做人工流产有关。频繁地做人流,会导致子宫内创伤,胚胎不易在子宫内着床,就会转移到别的地方安家落户。  >>>>无痛人流你别不当回事

  输卵管问题

  患急性、慢性输卵管炎的人,由于输卵管粘膜充血、水肿,粘膜皱壁发生粘连,使管腔变窄、管壁平滑肌蠕动减弱,不利于受精卵运行,可导致宫外孕。

  吸烟、酗酒  八项措施帮助女性戒烟

  对已婚女性中吸烟与不吸烟者宫外孕的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后发现,吸烟者患宫外孕是不吸烟者的1.5~4.0倍。这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可改变输卵管的纤毛运动。另外还发现,长期喝酒或突然大量喝酒的女性,其输卵管腔容易发生狭窄,纤毛摆动功能低下,输卵管壁的蠕动性也差,也不利于受精卵到子宫去安家落户。

  服用排卵药物

  有些女性因为不能正常受孕而服用促排卵药物,也会引发宫外孕。

  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因经血倒流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发生宫外孕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子宫内膜异位在输卵管间质部时,受精卵就在此安营扎寨的可能性很大。

  卵巢囊肿

  患子宫底部肌瘤或卵巢囊肿的女性,由于肿物的挤压,子宫和输卵管发生移位,出现形态变化,从而阻碍受精卵正常着床,也会引起宫外孕。

  有过宫外孕病史

  曾经患过宫外孕的女性,如果准备再次怀孕,但却没有查出和消除引起前次宫外孕的原因,则此次怀孕后发生宫外孕的可能性很大。

  五个蛛丝马迹及早发现宫外孕    

  停 经 多数病人在发病前有短暂的停经史,大多6周左右。

  腹 痛 其发生率在95%,常为突发性下腹一侧有撕裂样或阵发性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

  腹 泻 宫外孕患者也会出现腹泻症状,如果不仔细分析病情,很容易被认为是消化不良或肠道急症。

  阴道出血 多为点滴状,深褐色,量少,不超过月经量。

  休 克 可引起头晕、面色苍白、脉细、血压下降、冷汗淋漓,因而发生晕厥与休克等现象。宫外孕引起的昏厥也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低血糖。

  预防宫外孕措施挺简单:怀孕前做足功课

  1.那些打算怀孕的女性,一定要做到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反复人流是导致近年来宫外孕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因素,因此,不打算怀孕的女性,请做好避孕工作。

  3.注意孕前检查,要彻底清除各种妇科疾病,尤其是输卵管有问题的女性更不可大意。

  4.对于有些正常受孕有困难的女性,如果需要服用排卵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要提高警惕性。

  怀孕后不可大意

  1. 一般的女性如果觉得自己怀孕了,在“自测”之后也应早去医院,因为仅仅依靠一支早早孕的试剂并不可靠,还要看它花落谁家。

  2. 如果遇到类似流产的情况,一定要到医院去做检查,如果是先兆流产,注意休息和保胎就可以了;如果是宫外孕,则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接受治疗。

  3. 曾经患过宫外孕的女性,再次患宫外孕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这类女性怀孕了,最好在停经后六周内到医院做一次全面的早孕检查。



(编辑:小珊)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