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让宝宝小手灵活的10步走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11-30 11:25:43 | www.chinesejk.com

    让宝宝小手灵活的10步走

  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

  每个妈妈都有切身体验,刚出生的宝宝就会用他的小手紧抓住你的大手不放,要知道,这可是宝宝的指尖在“说话”,是宝宝认知世界的见证哦!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心灵”与“手巧”是相辅相承的,手指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对孩子而言,手的动作代表着他的智慧,因为大脑皮层有相当大的区域是专门指挥手指、手心、手背、腕关节的感觉和运动,所以手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

  接下来,就跟着我们一起来做10个阶段的手指训练吧:

  第1阶:1个月宝宝

  刚出生的宝宝紧紧攥着两只拳头,一副好斗的小模样。当你用手指去“骚扰”时,他立即产生抓握反射,这是与生俱来的本领,是不用老师教的。

  训练要点:轻轻抚摩宝宝的手指,刺激他手部皮肤的感觉。

  第2阶:2个月宝宝

  宝宝的小手开始松开了,虽然有时也会伸展手指,但仅仅是一种无意识的动作。

  训练要点:

  1.可以在上个月的基础上,继续按摩宝宝的小手,从指尖到手腕,之后轻柔地屈伸每个手指。

  2.训练他的小手张开握住你的食指,抽出来再放进去,如此重复几次。

  第3阶:3—4个月宝宝

  宝宝的小手大有长进,喜欢抓握一切摸得到的东西,而且常饶有兴致地玩弄自己的一双小手。起初只是一些无意的抓握动作,眼睛并不看着手的动作,也不会有意识地伸手去抓看到的东西,但随着这些动作的发展,宝宝逐渐把看到的东西与手的运动联系起来,产生了有意的抓握动作。

  训练要点:

  1.这个时期的宝宝经常吮吸手指,大人不要去阻止,因为这也是一种学习,既通过嘴来确认眼睛看到的物体。

  2.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玩具,诱导宝宝伸手去拿,刺激他养成“见到东西就要伸手”的进取精神。注意不能给宝宝一些小的玩具,以免宝宝放进口中造成危险。

  第4阶:5—6个月宝宝

  宝宝眼和手的动作开始协调,能随意抓取周围的东西,虽然还不是手指的动作,但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可以分开来抓握。

  训练要点:

  1.设置小目标,让宝宝有目的的抓取玩具或其他物品,并摇晃、敲打。

  2.准备一些弹性的橡皮玩具让宝宝随意抓捏。

  第5阶:7—8个月宝宝

  可以用双手抓东西。在抓握技巧上,他已经初步掌握了人手的抓握特点,拇指能与其他四指相对。

  训练要点:

  1.训练宝宝用双手扶握奶瓶。可以教宝宝学撕、招手、拍手、握手等动作。

  2.抓东西的动作可以促进手指的发育,妈妈和宝宝一起玩耍的时候,要更多地注重让宝宝运用手指。

  第6阶:9—10个月宝宝

  宝宝的手指变得更加灵活。会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物品。尤其喜欢将小的物体放入瓶子里。

  训练要点:

  1.宝宝喜欢玩弄小颗粒的物品,妈妈就应该加强看护,不要把那些小的物品给宝宝玩耍,防止宝宝将纽扣和一些豆类物品塞进鼻子、耳朵或是放到嘴里吃。

  2.宝宝喜欢开关盒子、箱子,可以给宝宝各种各样的盒子,练习开启、合拢的动作。

  第7阶:11—12个月宝宝

  宝宝的两只手活动自如。他能同时做不同的动作,其指尖的灵巧程度也进一步提高,能把盒盖打开,喜欢将手指伸入瓶子里探险,会用画笔到处乱画。

  训练要点:

  1.训练宝宝搭积木,先少量,随着手指的发育,可以逐步增加积木的数量。

  2.鼓励宝宝在规定的区域内用蜡笔涂鸦,满足他创作的欲望。

  第8阶:13—18个月宝宝

  宝宝手指的灵敏度更好,可以自己玩弄积木。

  训练要点:

  1.可以和宝宝一起完成他的“建筑”。

  2.可以让宝宝做旋瓶盖、解钮扣等动作。让他拿勺吃饭,并训练他自己端碗、端小杯子。

 

  

(编辑:蔡旭旭)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