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认识宫颈涂片
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是通过采取阴道或宫颈分泌物,获得脱落细胞后进行涂片染色,再通过人工观察或通过计算机扫描分析来检查阴道或宫颈的细胞形态,其目的在于发现和诊断子宫颈癌、子宫颈内膜癌极其癌的前期变化,发现和诊断人乳头瘤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发现和诊断如宫颈糜烂、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微生物感染,测定卵巢功能。
[英文缩写]C片、V片、CCI、TCT
[参考值]正常范围,无异常发现
[临床意义]
1、发现和确诊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微生物感染,根据诊断对症治疗。
2、可发现人乳头瘤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3、根据细胞形态发生轻度异常变化,建议定期复查。发现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或非典型腺性上皮细胞,其来源和性质无法确定时,建议做进一步检查。
4、发现细胞形态出现中度到重度形态异常,建议做阴道镜检查。
5、发现原位癌或癌。
6、测定卵巢功能水平,用数字表示各层细胞所占百分比的多少。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和年龄的不同、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由临床医师判断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当然为了不影响宫颈刮片的诊断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刮片前24小时内被检查者避免性生活。
2、计划检查前24~48小时内不要冲洗阴道或使用置入阴道的栓剂,也不要进行阴道内诊检查。
3、有炎症时先进行治疗,然后再刮片,以免片中充满大量白细胞和炎性细胞,影响诊断。
4、检查最好安排在非月经期进行。
宫颈刮片是妇科检查时经常作的一项检查,又是确诊宫颈癌的重要措施。在检查结果的报告单上常常写着巴氏I级或Ⅱ级、Ⅲ级等等,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宫颈刮片是用特制刮板,将宫颈脱落细胞刮下后,涂在玻璃片上,经过一种特殊的巴氏染色,然后置显微镜下观察。根据巴氏染色的特点将细胞分为巴氏I、Ⅱ、Ⅲ、Ⅳ、Ⅴ级。
巴氏I级:正常涂片中没有不正常细胞。
巴氏Ⅱ级:炎症涂片中细胞有异形改变。
巴氏Ⅲ级:涂片中的可疑癌细胞有核变质改变,但不能肯定,需要进一步随诊检查确诊。
巴氏Ⅳ级:涂片中有高度怀疑是恶性的细胞。
巴氏Ⅴ级:涂片中有癌细胞,可肯定是癌症。
大多数妇女的刮片结果是巴氏I级或Ⅱ级,说明炎症是多见的。但不是刮一次就可以一劳永逸,因为情况是可以变化的,应当定期普查。有时还可能报告ⅡB的结果,说明炎症较为明显,更应当定期随诊,同时应积极治疗宫颈炎,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由于巴氏5级分类法,主观因素较多,各级之间无严格的客观标准,故目前正逐渐为TBS分类法替代,而后者需专业医师方可读懂。故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常利用电子阴道镜局部放大10~40倍的功能,进行宫颈可疑部位的染色,从而重点取材,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编辑:小珊)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