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卵巢囊肿治疗后该如何防复发?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12-22 14:26:35 | www.chinesejk.com

  有患者咨询,她患了卵巢囊肿后做了剥离手术。为了预防复发,医生建议她打进口针。她很不解,手术不是已解决了问题吗?为什么要打这种昂贵的预防针?打针后有副反应,还有别的办法防复发吗?为此,我们采访了资深妇科专家。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也是最不易对付的良性肿瘤,因剖开后会流出大量的巧克力样液体,又被称为巧克力囊肿。此病治疗时,对40岁以上且无生育要求的妇女,可以通过切除双侧卵巢根治。但对有生育要求或不愿失去卵巢的女性,则采用药物治疗并定期检查,若症状较重或急性发作时,则需要通过手术剥离囊肿。

  但它生性就好四处流窜,做了这种保守型的剥离手术后很容易复发,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能根治它的药物。手术只能把可见的巧克力囊肿剥除,但不能保证将潜伏着的很小的巧克力囊肿彻底清除。而由于手术本身具有破坏性,一定程度上又会刺激这部分残留的巧克力囊肿生长,因而术后复发率较高。具不完全统计,术后3年复发率高达38%~51%。故术后必须进行补充治疗,预防复发。

  目前术后的预防方法大致分两种情况,一是对有生育要求者,即刻怀孕防复发;二是分别选择打进口针、口服进口药和妈富隆。简而言之,月经停止后,复发的几率就小得多了。

  注射进口针:俗称GnRH,实质上就是一种激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本身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利用GnRH能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抑制排卵和月经,同时让散在的手术难以达到的异位的内膜灶萎缩或凋亡,以延缓复发的时间。

  术后三个月内连打三针GnRH后,至少可保持半年内不易复发。但它费用很高,每支2000元。且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副反应——由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急速下降,会出现暂时闭经或类似于更年期的症状,比如潮红、流虚汗和血钙流失等。在此期间,得根据情况补充适量的钙片,以防骨质疏松。

  一些患者看了说明书后,担心会像少数患者那样出现绝经情况。张主任认为,患者也不必对说明书过于较真,这只是生产厂家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罗列,保障使用者知情权。事实上,用药后出现绝经的人很少,除非她本身存在以下某种情况:一是卵巢早衰,二是术后双侧卵巢组织极少,三是注射过量(六针以上)。而绝经对这样的患者来说,虽然心理上难以接受,但对预防卵巢囊肿复发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这些药所引起的副反应是可逆的,一旦停用,机体会恢复正常。而且这种暂时的副反应,临床上目前暂无带给患者长期伤害的记录。

  口服进口药:其治疗原理与上述相同,类似的产品有内美通、丹那唑等,优点是费用相对低一些,约需4000元左右,但很多患者对此不太接受,须每天坚持服用,持续三个月;因其内含类似于雄激素的物质,故副反应也很大,用后身上浮肿、长痤疮等。

  口服妈富隆:这是一种常用的避孕药,服后可使体内起到类似妊娠的变化,对减少或防止卵巢囊肿再度发生有一定的好处。但它不是专门用于治疗卵巢囊肿的药物,故不能当作主治药物来使用。

  如果对上述几种方法都不愿接受,可以咨询中医妇科,尝试用中药来预防,但效果是否确切,因个体差异太大,难有定论。

  卵巢虽小,但其组织结构复杂,包括生殖细胞、血管、神经、脂肪、肌肉等。其中任何组织发生异常都可能成为肿瘤的组织来源。

  如果卵巢功能衰退就会导致:

  1、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阴道萎缩干涩等;

  2、植物神经系统疾病:潮热、易怒等;

  3、体形变化:发胖,小腹臃肿等;

  4、皮肤、毛发变化:干燥、失去弹性等,脱发、光泽减退;

  5、泌尿系统疾病:尿道萎缩,尿频、尿失禁等;

  6、骨骼问题:颈椎病、风湿病等。卵巢肿瘤具有良性、恶性和交界性之分,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第一、临床症状:患者腹胀、便秘、尿频、腹疼、腹部包块、绝经后出血等,应首先进行妇科检查。

  第二、超声检查,分腹部和阴式探查法。同时进行细胞学检查、激素测定等检查,必要时进行腹腔镜检查。卵巢肿瘤中绝大部分是良性,如为良性,根据病人年龄需要进行肿瘤剔除保留卵巢或附件切除,预后良好。如为恶性,则需要扩大手术,晚期要综合治疗,即手术加放、化疗,一般预后欠佳。

  卵巢肿瘤病因复杂,迄今为止,尚无特异性预防办法,定期普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为防治之上策。

(编辑:小珊)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