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练太极拳 须重视呼吸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1-07 14:05:25 | www.chinesejk.com

  息形协调

  太极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渊源于我国远古人防病治病的导引术。太极拳名家葛馨吾在《太极拳之研究》一书中告诉我们:“吾国古来相传之吐纳、导引诸术,皆呼吸运动也。太极拳全为正呼吸法,亦名深呼吸,动作与呼吸始终一致而不乱,为最高之原则,此种非他种方法所同具。”气沉丹田,许多拳派都谈到,尤其是富于松灵圆柔的吴式太极拳特别强调“气沉丹田”,“以意领气,以气运身”。老子曰:“虚其心,实其腹”,及归根复命,以心意导精气于丹田,加以锻炼,日久自能延年却病。

  气是连贯人体内意念和体外招式动作的生命线,“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太极拳是靠气在人体内的运转生化而积累增强,储力生劲,促进气血活跃而祛病延年,强身健体。

  脏腑在气与动作有规律的合拍运动中,得到震动按摩。这种身心合一,内外兼修,和谐特效的内功运动,天长日久会给人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变化,所以说:“气乃生命之根源”,“成功之根本”,“太极拳之秘诀也”。由此可见,练太极拳须息形协调,若不进行深呼吸,动作与呼吸不能保持协调一致,就难以启动增强内功,也就没有了威力效果。这已不是太极拳了。

  我开始练太极拳不懂呼吸的重要性,更不会学习调和呼吸,动作跟呼吸两张壳,各不相干,结果动作生硬,效果极差,自感没趣。

  呼吸下手

  呼吸是行拳开合、虚实、阴阳变化的动力线。只有呼吸得法,气才能在腹内腾然鼓荡,随意念运转,行拳的姿势动作才能轻灵完整,一气贯通。太极拳名家吴公藻在《太极拳讲义》一书中说:“一开合即一呼吸,开合所在,即意所在,亦即呼吸所在。习之既久,自然气遍周身。下手之功在呼吸,成就玄妙不思议之功,亦在呼吸”。我在熟悉掌握了拳架后,便改胸部浅呼吸为逆腹式深呼吸。因为此呼吸肺活量大,但开始不习惯,很难学,动作更难与呼吸配合。我便松静站立不动,专练逆腹式呼吸,逐步过度到单式开合呼吸;后由站立变成行步,再过度到多式动作配合呼吸。此间我还用行步导引作太极散步、旋转筋骨和腰腿训练,慢慢学会掌握了“以心行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用意不用力”的太极拳法,动作能与呼吸配合协调了,练拳上了一个新层次。

  其中“静”是一难点,也是动作与呼吸配合的关键。古人云:“气乃神之母,神乃气之子,心息相依。”因此“静”就在于能不能心定神安,而心无杂念则静。所以《太极拳论》告诉我们:“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长期修炼,与日俱增,逐步加深,愈炼愈精,愈精愈微,由微入妙,由妙入神。练拳的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只要心神内收,高度安静稳定,意与气就会相亲相爱,永不分离;动作也就会自然紧密相随,三者必然水乳交融,熔入一炉。我练拳吸气时,意念紧守丹田,呼气时用意念将气向手足导引,形成一个围绕丹田循环往复,无头无尾的太极圈,锤炼内功的熔炉。

  只要有志得法,总会炼到炉火纯青。此间我还体会到,只要舌顶上腭,面带微笑,心感舒服,用意轻轻,气息绵绵,全身内外就会高度放松,动作也就会自动配合,紧密相随,缓慢轻柔地进行。特别是在每一开合动作交替时,即呼气与吸气更替时,意息动作依然如故,平稳缓慢,连绵不断,行拳如清彻平稳、长流不息的江河,使人感到脚稳如泰山,身轻如鸿毛。

  那种行云流水,悠闲舒心之感油然而生。至今每天晨练太极拳前,我还一直坚持先作几式行步导引,旋转肌肉、筋骨、脊椎、关节、腰腿和脏腑,每一呼吸伴随开合,还会哈欠而起,感到特别舒服心醉,正如太极拳家吴公藻描述的那样,气沉丹田,精神贯顶后,人如不倒翁和在水中浮漂时的感觉:“神清气沉任自然,漂漂荡荡浪里攒,凭你风浪来推打,上轻下沉不倒颠”,这就是太极拳的魅力所在。

  变化可喜

  今天谁要问我:“你退休后的幸福是什么?”我毫不犹豫而肯定地回答:“身心健康就是我的最大幸福。”当今在竞技场上叫得很响的一句话就是“超越自我”,意思就是要能调控驾御自己的心。练太极拳更是要求如此。古人云,人的心“向外是情,向内是性。修炼之人,摄情归性,日久功深。”我在练拳的同时,也是在不断烹炼、修补、完善、净化自己的心,面对现实的一切,心都能泰然处之。因此练功静定的程度日益加深,效果日益显着。我虽早已年逾古稀,但很少得病,连感冒也很少发生,即使是发生了小毛病,我也能用导引自理自疗。心理和生理功能也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肌肉的弹性和筋骨的柔软度大大增强,双腿伸直向前弯腰和压腿,我的头都可以轻松地挨着腿,踢脚摆腿也能轻而易举过头。我也从没感到过腰腿背酸痛,现在我鹤发童颜,耳聪目明,神清气爽,精力充沛。今天的健康状况与退休前疾病缠身相比,真是判若两人。太极拳给我带来了健康,带来了幸福。

(编辑:阳光)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