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宝宝的第一步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2-22 10:00:52 | www.chinesejk.com

  

  宝宝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似乎前几天还是刚出生的小婴儿,转眼间就能坐能爬了,这不,已经跃跃欲试想要迈步了。妈妈的心里一定盼望着宝宝独立迈出他人生第一步的时刻。

  宝宝何时开始学步

  一般来说,宝宝10个月~1岁期间开始学走路,到1岁半左右就可以独自行走了。有的宝宝8个月左右就能独自站立,甚至开始扶物练习迈步了:有的宝宝相对晚一些,但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有的妈妈看到同龄的小朋友会走路了,可自家的宝宝还不能走,很着急,怀疑宝宝发育是否有问题.其实,宝宝从学习站立。扶物迈步,到独立行走,是身体技能和动作发育的自然过程,早晚快慢与宝宝的身体素质,营养水平。发育状况,以及出生后父母对宝宝能力的培养.锻炼都有关系,不可能协调一致的”齐步走“.只要宝宝的各项发育指标正常,排除身体机能上的问题和疾病,爸爸妈妈就不必着急.要知道,如果宝宝腿脚的力量还不足以支撑整个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还达不到练习迈步,行走的水平,就过早让宝宝站立、走路,反而会给身体发育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如八字脚的形成就与过早学走路有关。

  宝宝学步4个阶段

  宝宝学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开始迈步以前,需要做不少的准备工作,为迈出第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1单手扶物 当宝宝能单手扶物,或是能够离开支撑物独自站立时,就意味着他已经具备了独自站稳的能力。

  2蹲起 当宝宝能够单手,最好是双手离开支撑物,蹲下捡起,玩具再站起来,并能够保持身体平衡时,就说明到了宝宝学走路的最佳时期。走路,需要腿部肌肉具有足够的力量,蹲下站起,正是锻炼的最好办法。

  3扶持迈步 用玩具或是妈妈离开宝宝一段距离,吸引宝宝迈步。这时,宝宝常会用手抓牢家具的边缘、扶着墙壁、推着小椅子,或是让家人拉着一只手,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

  4独自行动 慢慢地,当宝宝确定他没有危险时,就会大胆地把身体的重量都放在双脚上,摆脱一切束缚,迈出他在这个世界上独立的。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第一步。

  该出手时,就出手

  学步,应当顺应宝宝的发育水平和能力,自主自发的、循序渐进。妈妈不要因为十白宝宝摔跤.磕碰,而久久不敢放手:也不要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宝宝学会爬行后,就要鼓励和引导宝宝多爬,并根据情况不断提高爬行的难度。比如:爬过高度适宜的障碍或妈妈支起到一定高度的双腿。爬行不仅可以锻炼肢体的协调能力。也能增强身体和肌肉的力量。

  在生活区为宝宝安置高度合适的小栏杆,让他学习扶站,爸爸妈妈在不同的位置逗引他,鼓励他扶着栏杆挪动步子。

  当宝宝可以扶物迈步后,还可以让宝宝推着小椅子或小推车做支持物和依靠,练习迈步行走。

  当宝宝可以独立行走,但还只能迈出很少的几步时,爸爸妈妈要随的调整作为扶持物的家具,栏杆间的距离,逐渐延长宝宝行走的距离。

  当宝宝可以放开手脚开步走时,给他准备小皮球,可以发出声响的拖拉玩具以鼓励宝宝多走.多动,用增加难度,设置障碍物的方法提高宝宝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让宝宝走得更好,更稳。

  在宝宝练习时,爸爸妈妈要随时跟在宝宝身边,用微笑的表情,鼓励的语言和适当的扶持来帮助他。

  学步车用不用

  研究表明,因为宝宝走路的速度、步态,与用学步车时的滑行方式大不相同,所以学步车的使用并不能促进婴儿的运动发育,反而会延迟孩子爬行、独自站立和行走等方面的发育,而且用学步车的时间越长,运动能力延迟越明显。同时,学步车因为设计高度,性能不合理,以及看似有学步车的保护而使父母忽视照顾,还会增加婴儿发生意外的几率。因此,专家建议最好不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

  宝宝开始学步了,爸爸妈妈除了引导和鼓励外,还要为宝宝创设一个家居环境。

  ●搬开边角尖锐,带有玻璃的家具或套上桌角保护套,以免碰伤或发生意外。

  ●除去所有的台布,以免宝宝扯掉台布,上面的物品滚落砸伤宝宝。

  ●收纳所有可能被宝宝拿到的危险物品,如钥匙、钱币、剪刀、针线、药品等。

  ●使用安全电源插座,并在不用的电源插座上安装防护套。

  ●安装安全门卡,以免房门突然关闭,砸伤宝宝。

  ●选择安全。合格的玩具,避免有尖锐突出部位和易脱落部件的玩具,并及时整理,以免绊倒孩子。

  

(编辑:蔡旭旭)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