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检测松弛度重朔紧致的小脸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3-02 10:23:19 | www.chinesejk.com

  肌肤中所含的胶原质让肌肤富有弹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质的含量会逐渐减少,肌肤的弹性也会越来越小,日渐松弛。肌肤失去弹性最初是从眼角、嘴角下垂开始,后来整个面部的轮廓都开始变形。我们的教给你几种防止肌肤松弛的方法。

  在自然的光线下,仔细观察自己的正面和侧面,然后选择符合你情况的选项。

  眼角下垂

  两颊的毛孔呈椭圆形

  脸部的轮廓不再那么柔和

  太阳穴附近的肌肤凹进去

  从内眼角到鼻翼两侧的肌肤凹陷,面部轮廓变得更分明了

  不再适合梳直发

  体重虽然没有下降,但别人都说自己脸瘦了

  脸型向五边形发展

  变成了“双下巴”

  最近眼线和睫毛膏容易粘在下眼睑上

  平和的表情下,嘴角总是显出一副不满意的样子

  使用睫毛夹时,眼皮容易被提上去

  即使消除了黑眼圈,也觉得下眼睑处有阴影

  下眼睑在刷上睫毛膏后显得很厚重

  不画唇线边感觉唇部轮廓暧昧 不在适合戴吊坠耳环

  起床后肌肤上留下的压痕很难消退

  穿高领的衣服觉得抵着下颌

  感到同龄女性朋友的侧面有些松弛了

  有时候看到自己浮现在商店橱窗上的脸孔时会大吃一惊

  选择0-3个

  松弛度1 面颊的毛孔呈椭圆形

  虽然属于健康的成熟肌肤,但不要掉以轻心。肌肤的松弛从正面很难观察到,因为在照镜子的时候,女性总是不自觉地露出最美的表情。所以也有可能是没觉察到肌肤的真实情况,可以请好朋友来帮你从侧面检查一下肌肤的松弛程度。

  选择4-9个

  松弛度2 脸部开始变得轮廓分明

  脸的中心是最早让人察觉出皮肤松弛的部位,从内眼角到鼻翼两侧的部分凹进,是皮肤开始松弛的特征。面部的轮廓也在逐渐变化,但在初期不易被察觉。你原本是圆脸或低鼻梁,当某一天为发现脸部轮廓变得分明而惊喜的时候,事实的真相却是你的肌肤开始松懈了。

  选择10-14个

  松弛度3 眼角下垂,脸部阴影重重

  上眼睑皮肤先开始松弛,有时单眼皮的人还会变成双眼皮。接着下眼睑肌肤也变得松弛,出现与眼睑呈同心圆状分布的皱纹。眼角边的阴影也很明显。另外下垂的嘴角与下颌间出现了阴影。这些说明你的肌肤松弛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了。

  选择15个以上

  松弛度4 面颊不胖却出现双下巴,并且凹凸不平

  肌肤的松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最终整个面部轮廓变得凹凸不平。脸部并不胖,但是出现了明显的双下巴。此时要注意平时皮肤的保养,再配合遮盖肌肤松弛的化妆法,让肌肤松弛问题不要变得更加严重。

  血流按摩

  血流按摩能帮助血液从静脉流向心脏,顺畅的血流可以改善肌肤的松弛问题,尤其对消除因血液循环不畅而形成的眼袋有很好的效果。

  1、一只手提起眼尾的肌肤,另一只手用浸湿的海绵沿着眼尾到内侧眼角的方向轻轻按摩肌肤,按摩时眼睛要自然俯视下方。

  2、用海绵尖的一端压住耳朵下方,沿着脸部的轮廓从耳根滑向下颌。脸颊的肌肤比较厚,可以稍微用些力。这个按摩过程只需三十秒就可以完成。>

  抗眼袋按摩

  当连续几天睡眠不足,或长时间使用电脑后,按摩眼周的穴位可以缓解眼部疲劳,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眼袋的生成。

  1、用拇指指肚轻轻用力向上按压位于眉头浅浅下陷处的攒竹穴。

  2、用食指或中指指肚轻柔而缓慢地向内侧按压位于眉尾稍稍下陷处的丝竹空穴。

  3、用中指向内轻轻地按压眉尾与眼尾连接线中心向外1.5cm处的太阳穴。

  易松弛部位按摩

  当连续几天睡眠不足,或长时间使用电脑后,按摩眼周的穴位可以缓解眼部疲劳,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眼袋的生成。

  1、用食指的关节从颧骨最高处向发际的方向拉伸,按压几秒钟,直到稍感疼痛为止。

  2、用食指的关节从鼻翼两侧沿着颧骨下方呈八字形按压。

  3、用拇指沿着骨骼生长的方向,从下颌一直推向耳际,重复五次。

  4、用食指的第二关节按压颌骨与耳垂的交界线萨三秒钟,重复十次

  5、用并拢的四指从嘴角边开始,通过鼻翼向上拉面部肌肉,同时,在面颊上画大圈,直到下颌。

  6、然后用四指从下颌尖开始,向着耳朵的下面拉面部轮廓线条。

  7、用食指指肚按住嘴角外侧约1cm的穴位,反复按压十次。

(编辑:smile)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