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经期女孩会出现哪些异常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3-03 09:11:47 | www.chinesejk.com

月经期间女孩会出现哪些不适或异常


月经是女性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有时也伴有身体的种种不适,除了人们熟知的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外,尚有以下种种表现:

◆(1)倒经◆

有些女孩月经来潮时阴道出血甚少或不出血,却常有周期性鼻衄或吐血,这可能是因为她们体内的生物钟节律紊乱造成的。鼻中隔前下方有一个血管丰富而脆弱的区域,它对雌激素十分敏感,行经时鼻粘膜血管增生、肿胀并破裂而出血。

◆(2)便血◆

当卵巢功能低下或紊乱,正常生理功能受干扰,势必导致行经错乱,经血反其道由肛门而出。它可能涉及紧张,焦虑等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经期浮肿◆

由于雌激素具有潴钠保水的生理作用,所以当经前期雌激素水平增高时会出现眼睑、手指、足踝部等的浮肿,其程度轻重不等,发生部位也可因人而异。来潮后尿量增加,浮肿逐渐减轻。必要时可服利尿剂。

◆(4)经前期膝痛◆

由于月经时雌、孕激素比例失调,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不协调,可引起身内水钠潴留,膝关节内组织水肿,脂肪垫肿胀,压迫神经丛,造成经前一周左右的走路或伸膝时疼痛,休息和屈膝时好转。平时应多锻练身体,严重时可服用布洛芬,每日三次,每次20毫克。

◆(5)经前期综合征◆

在月经前5天左右便开始出现生理与心理的异常,如头痛、呕吐、疲倦不堪、情绪不稳(易怒、不安、抑郁),甚至狂躁。多呈周期性发作,与雌、孕激素水平在经前期失去平衡有关。每个人的感受和程度均有很大差异,大约70%的妇女会出现或轻或重的经前期综合征的表现。有些妇女在经前期性欲增强,导致性生活频率增加,之后出现经前期综合征症状,于是有人认为是妇女子宫和骨盆部分器官发生轻度细菌感染并影响到内分泌的正常分泌,服用抗生素后症状缓减或消失似乎可以证实这一推测具有一定道理。

治疗处理的方法很多,首先是自己和家人都要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要能正确理解并得到家人体贴和关心。平时少吃糖,以稳定血糖含量;减少食盐摄入,避免经前期身体肿胀;戒掉咖啡或刺激性饮料,以减少烦躁;少量多餐也可使血糖和身体状况在经前保持稳定;保持心理平静,控制焦虑、忧愁和紧张等往往能有效减轻症状。

◆(6)月经周期性精神病◆

起病于青春发育期,尤以初潮年龄多见;病程呈周期性,每月规律性反复发作;每次临床症状都十分相像,如都是在经前7天左右开始,经过十天左右,经净病愈。发病时可有兴奋、吵闹、哭叫、惊恐不安等情绪改变,也可有行为紊乱和片断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发作前的先兆症状包括失眠、头昏、鼻衄、发热等。各人症状不一,但每个人的症状却相当固定;发病急,结束也快,说好就好,判若两人。缓解期精神状态正常,无任何遗留的精神症状;发作期间可有闭经、痛经、月经周期延长、行经时间偏短、经量减少、阵发性心动过速、手足冷、头冒汗、体温微升、四肢未端轻度发绀、毛发增多、皮肤色素沉着等内分泌、植物神经和血管运动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而口服避孕药或活血化瘀的中药却可收到意外疗效。

◆(7)乳腺囊性增生◆

由于经期黄体分泌孕酮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导致乳腺间质或小叶良性增生,从而经前或经期出现一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有时还可摸到大小不一的肿块。这种肿块与月经期有关,经期肿胀加剧,肿块加大;经后肿胀疼痛消失,肿块缩小。

◆(8)月经疹◆

有些妇女在经前期会出现一些荨麻疹、紫瘢、眼圈周色素沉着、红斑疱疹等月经疹,它们系变态反应,是女性对分泌较多的孕激素过敏所致,必要时在经前期服用乙烯雌二醇可以预防,再服用一些抗过敏药。女性有时因这时抵抗力下降,使平时潜伏的病毒兴风作浪出现单纯疱疹,月经过后则不治自愈。

◆(9)精神病病情恶化◆

如情感性精神病的抑郁症患者,表现为情绪低沉,悲观厌世,经期往往加重或伴月经周期紊乱、闭经。精神分裂症、癫痫、神经症等若处于发病期也会发生痛经、停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月经障碍,当她们处于康复期,月经周期也恢复正常。从另一方面看,精神分裂症等在经期往往症状加剧,因此一定要注意在经期的护理和治疗。

◆(10)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这也是多见于青春期少女的疾患,平时即可有小腹部疼痛不适,经期加重,经血量也多。这是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随着周期性月经来潮,但有时不能顺利地排出体外,结果经血逆行经由输卵道进入腹腔,瘀积在盆腔和腹腔内,故引起下腹部疼痛

(编辑:小珊)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