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9年提出了身心健康标准的新标准,即“五快三良好”。“五快”(躯体的健康标准)是指:快食、快眠、快便、快语、快行;“三良好”(心理的健康标准)是指: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不良情绪可导致躯体、心理的异常反应,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状态,甚者导致疾病的发生。
它通过人体的感官:眼、耳、鼻、触觉和内在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如血液中噬细胞的吞噬活动、免疫系统等功能向大脑发出一系列的信息后,经过大脑的思维、判断,发出信号给下丘脑、植物神经、外周神经系统及效应器等部门,植物神经系统也得到信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血糖升高,心跳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但人的这种反应能力是有限的,如机体能够得到重新调整,则机体不致出现病变;如不能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强度仍不减退,就会出现进一步病理状况,例如,肾上腺增大,色深;加上对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脾、胸腺、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变化,就会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也会产生抑郁症等心理障碍。
心理情绪因素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则更为密切。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的病因学研究表明,患者病前具有不良个性情绪者高达74.5%。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远不止以上几种,很多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只是密切程度不同而已。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每当悲痛、愁忧、恐惧时,都会感到关节剧痛,而待情绪平和稳定后疼痛则随之缓解。有人调查过初次看牙痛的患者,心因性牙痛约占三分之一,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创伤史。就是外伤,也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调查,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的患者与积极乐观、精神饱满的患者相比,其伤口的愈合要慢得多。正因为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密切关系,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颇为先进的医学心理学,而且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紧张、焦虑与疾病
紧张和焦虑可通过下丘脑和它联系的垂体而影响免疫机能,从而降低机体对病毒、病菌、过敏因子、致癌因子的抵抗力而导致疾病。例如支气管哮喘,即由于紧张情绪或焦虑等负性情绪,使机体受过敏物及病菌的作用,使支气管痉挛和产生大量分泌物(粘液)堵于支气管中;又如因免疫机能下降而使类风湿性因子起作用,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心理学者的研究表明,发生癌症之前,大多数病人有焦虑、失望、忧伤、压抑、愤怒等情绪变化,它们通过中枢神经而影响免疫力,使抵抗致癌因子的能力减弱而导致癌症。一位英国医生曾调查过250名癌症患者,发现156人在患癌之前遭受过重大精神打击。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压抑情绪容易致癌”。我国在进行食道癌普查工作中也发现心理因素与食道癌的密切关系。据山西省卫生部门统计,食道癌患者中,56.5%的人有忧虑、急躁的消极情绪;河北则报道说,性情急躁者占69%;山东省的调查统计结果是,性情暴躁者占64.7%。
紧张与压力是杀人不见影的恶魔,紧张与焦虑或精神压力时,脑内植物神经系统不平衡。从而影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内分泌系统与免疫水平均受影响。干部工作中难免紧张与焦虑,此时应学会放松。放松是控制紧张、焦虑的有效方法。对我们正常人,特别在30岁以后,应每天有1—2次进行“放松”。这样对自我调适,松弛紧张与焦虑情绪,预防心身疾病有益,特别对预防动脉硬化有效。
企业家由于工作繁忙、肩负社会责任重,心理压力大;大部分人具有A型性格模式,因而其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情感障碍等心、身疾病的机率比一般人群高。要善于学会减轻压力、学会紧张的工作与适时的放松有机结合,化解不良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身体素质迎接挑战。
(编辑:邱老)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