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训练孩子的耳目口鼻和皮肤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3-04 08:57:57 | www.chinesejk.com

  

  人的五官(耳、目、口、鼻、皮肤)的发展,影响着大脑的发育开始。因为人类依靠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感知外部世界。孩子的感觉器官得到充分刺激,大脑各部分就会积极活动。如果孩子大脑的负责五种感觉的区域都发挥出最大效能,自然就聪明伶俐。

  婴儿的听力比视力发展得要早一些,所以要尽早发展听力。训练听力时,母亲悦耳的声音对孩子很重要。在这一点,小卡尔幸运极了,我的妻子的嗓音像银铃般悦耳,而且很喜欢唱歌。所以他在母亲的肚子里,就开始享受动听的民歌了。不会唱歌的我喜欢朗诵,经常给他朗诵诗歌,讲故事。卡尔出生6周后,我即为他轻声朗读威吉尔 的《艾丽绮斯》,效果很不错。每当我朗读这史部诗,卡尔就会安静下来。而且儿子会随着我朗诵诗的语调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反应。

  当我朗读激昂的诗歌,小卡尔就会兴奋来回摆头;当我朗读意境恬淡的诗歌,小卡尔就会安静下来,紧紧盯着我的嘴唇。长期坚持为卡尔读诗,结果他满一周岁时就能被好几首比较复杂的诗了。其实我并没有地强制性地硬灌,反而是由于儿子非常喜欢这些诗歌,每天晚上睡觉前,就像做祈祷似地背诵,很多诗歌就这样很快记熟了。

  诗歌有一种韵律美,音乐美,但毕竟不是音乐。为了形成卡尔的音乐观念,我买来能发出乐谱上七个乐音的小钟,并系上七种颜色鲜艳的绳子,命名为红色钟、橙色钟等等。卡尔醒来时,我就先敲这些钟给他听,还把钟在他面前慢慢地移动,以引起他的注意。这样,他还不足6个月时,就能准确地按我说的名称——红色钟、橙色钟等敲了。

  这样做使孩子在声音和颜色观念上都得到锻炼。在颜色和视觉方面,我买来了五毅六色的美丽的小球和木片,以及穿着色彩鲜艳服装的布娃娃,还专门为他制作了一些五彩缤纷、鲜艳夺目的纸制和布制的小猫、小狗、小鹿等,我把这些色彩鲜艳的物品摆在儿子四周,有时会拿起来在他眼前移动,他的小眼睛就会跟随物品的移动的方向来回移动。

  我还买各种颜色的气球,用短绳扎到卡尔的手腕上。气球会随着他的手上下摆动而上下摆动。为了让他感受颜色,我每周他换一个不同颜色的气球。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就会在墙壁上映出彩虹,卡尔很喜欢看这样的彩虹。

  类似地,市场上的万花筒对发展孩子的视觉也有好处。卡尔一学会走路,我就带他去田野散步,让他注意天空的蓝色、树木的绿色、花朵的五颜六色等,这都是为了发展他的色彩感觉。发展孩子对颜色的感知很重要,如果错过发展色彩感觉的最佳时期,孩子后来对色彩的感觉就会非常迟钝。

  在味觉上,考虑糖会损伤牙齿,盐食用过对呼吸系统没有好处,我们坚持饮食清淡的原则,只是让卡尔尝试不同味道的水果。爬行,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意义重大的阶段。因为俯卧和爬行的时候,颈部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头抬得高,才可以自由地看周围的东西。看到的东西多了,受到各种刺激的机会自然增多,对大脑发育很有好处。所以卡尔在床上能够抬起头来,我们就用手推着他的小脚丫,以使他更早学会爬行。

  在触觉方面,让孩子手拿贴有砂纸的木片或者毛绒玩具,是教给他粗糙和光滑感觉的好办法。不过,婴儿爱把手上拿的物品往嘴里放。父母一定多加留心,不要不小心伤害了孩子。 我要强调的是,我对孩子做这些事,他是高兴的,也是因为他高兴我才去做,里面绝没有任何强制的成分。孩子身上存在着巨大的能量,我找到了使孩子发挥能量的正确途径,是他总有事情干,很少因无事可做而去吃手指头,因无聊而沮丧或哭泣。他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启示-20:为孩子朗读幸福的童年与故事同在,没有故事的童年是缺少快乐和生气的。 父母要尽早地给孩子讲故事,读儿歌,或者让孩子听轻音乐,这对于促进孩子语言能力及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启示-21:生活处处有教育 其实对孩子进行教育完全不必要借助于各种复杂的玩具或者工具,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最好的教材,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来教育孩子。比如老卡尔的做法。教育可以精心,但不必刻意。

  

(编辑:蔡旭旭)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