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给婴儿补充钙质的注意事项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3-04 10:42:10 | www.chinesejk.com

  目前应用的钙剂虽然品种众多,剂型各异,但主要可以分三类:

  第一类钙剂:以动物或鱼类鳞骨、珍珠壳、贝壳或碳酸钙矿石为原料,加工以后以无机盐形式存在。这类钙剂化学结构不一,多为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等。这类钙剂的优点是取料广泛,吸收率高,价格低廉。产品有活性钙、活力钙、长效钙、强力钙等。

  第二类钙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醋酸钙、马来酸钙、枸?酸钙等,其化学形式为有机酸钙。这类钙剂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小,但含钙量低,对长期或需补钙量较大的患者易造成困难。

  第三类钙剂:超微粉化碳酸钙制剂和氨基酸钙制剂,其特点是溶解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对胃肠道刺激性小。现在在第三类钙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螯合钙—如爱珍钙和乐力钙,增加了钙的吸收率。

  选用补钙剂的原则

  ① 无论那种钙剂进入人体都必须离解为钙离子(离解成离子的钙称为活性钙),才能被人体吸收并利用。因此,在选择补钙剂时,首先应考虑其的离解度(溶解度)。有机钙(如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醋酸钙、果糖酸钙…)的溶解度较高,对胃肠的刺激性较小,无机钙(碳酸钙、磷酸钙、氯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磷酸钙…)的溶解度较低,对胃肠的刺激性较大。

  ② 各种钙剂中的钙由于与不同的酸根结合成化合物,其含钙量也各不相同,高的可达40%,低的仅含1%--2%,相差十分悬殊。因此,在选择补钙剂时,应充分了解该钙剂的含钙量。通常人们所说的每日补钙多少毫克,是指钙剂中的钙元素的量,并非是钙剂的重量。一般有机钙的含钙量较低,无机钙的含钙量较高。常用钙剂中的含钙量:碳酸钙 40%;葡萄酸钙8.9%;氧化钙10%;含2个结晶水的氢氧化钙23%;含5个结晶水的氢氧化钙17.7%;醋酸钙22.2%;柠檬酸钙21%;乳酸钙13%;葡萄糖酸钙9%。

  ③ 钙剂的生物利用度是选择钙剂的又一个重要指标。虽说影响人体钙吸收的因素很多,但受本身结构及制剂工艺因素影响的钙剂的生物利用度对钙剂的吸收也有很大关系。如本文前面提到的第三类钙剂:超微粉化碳酸钙制剂和氨基酸钙制剂,就属生物利用度较高的钙剂。

  螯合钙就是利用螯合技术将单体钙络合在一起,缓慢的释放出钙离子,增加钙的吸收率,相比而言,单体钙的吸收高峰会导致血液钙离子浓度迅速升高,引起肾脏排出,给肾脏带来压力!螯合钙剂有:爱珍钙等,目前市场上种类比较少。

  ④ 选用最适合自己的补钙剂,并非是价格愈高愈好。每一种补钙剂都有其最适用的人群与并不适用的人群。例如胃酸不缺乏者应采用无机钙类、胃酸缺乏者就应采用并不需胃酸参与作用的有机酸钙类或螯合钙。老年人由于吸收率低,应使用相对生物利用度高并易吸收的有机钙或第三类钙剂、螯合钙。对身体缺钙较严重者就应选择含钙量较高的碳酸钙、醋酸钙或吸收率较高的柠檬酸钙。

  市场上常用补钙剂的比较

  碳酸钙是当前补钙剂中的主力军,其属合成钙,含钙量达40%,是所有钙制剂中含钙量最高的,原料丰富,价格便宜,因此,被广泛应用。但其难溶解于水,不属活性钙类,必须饭后口服依靠胃酸转变成活性钙后才会有效,而且不能服用太多,否则会引起便秘,且会有产生二氧化碳胃胀气的缺点。目前市场上有一种称为活性钙的制剂,它是由近海的牡蛎、蚌、贝等的壳经过高温活化后,磨细而成,其对人体不利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另一种用家畜动物骨骼磨粉制成的钙剂也同样重金属含量较高(尤其是铅含量),使用时应引起重视。

  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的水溶解度大,并含较多的活性钙成分,但含钙量较低,其含钙量分别为8.9%与13%。

  磷酸钙是日本常用的补钙品种,含钙量23.3%,相对较高。我国成都药厂也有生产,但药片溶解与吸收较差,加之其含磷高,对肾功能障碍者有害,因此在我国应用较少。

  柠檬酸钙(枸?酸钙)是比较新一代的产品, 含钙量21.1%,柠檬酸钙不需胃酸活化吸收,吸收率较高, 是钙剂中最易被吸收的一种。柠檬酸盐在血中的溶解度比产生结石的草酸盐高,因此柠檬酸根会抢夺结石成份中的钙,多了一个预防结石的功能。目前国内医学界提倡使用有机酸钙,如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等水溶性制剂。

  氨基酸螯合钙、苏糖酸钙、纳米钙与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D、CPP(促钙吸收肽)的补钙制剂,溶解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对胃肠道刺激性小,但由于价格昂贵,不宜作为长期补钙之用。

  酪蛋白磷酸肽钙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好的补钙制剂,其钙离子以络合方式与氨基酸或酪蛋白(即牛奶蛋白质)磷酸肽结合,在人体内随时提供钙离子,而不受pH值和阴离子大分子的影响,且补钙无需维生素D 的辅助而直接吸收,这对维生素D不足的人效果更好。

(编辑:凡紫蕾)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