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偏食宝宝5大健康隐患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3-22 09:51:15 | www.chinesejk.com

  宝宝吃不好,妈妈真烦恼!你家也有偏食宝宝吗?你是不是也经常为宝宝吃得挑,吃得少,吃得慢,吃饭边吃边玩而头痛呢?

  1-7岁的宝宝中近半数存在偏食问题。作为妈妈,你肯定担心宝宝偏食造成营养缺失对身体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您是对的,长期偏食不仅造成营养缺失,还可能引发很多健康隐患。

  1)营养易失衡

  鱼、肉、蛋、奶、蔬菜、水果、谷类中的营养各有侧重,只有每天吃足这7类膳食才能保障宝宝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支持宝宝的生长发育。调查显示,偏食宝宝这7类食物吃得少1,更有些宝宝不爱吃其中的2-3种,营养容易会出现失衡状况。

  另外,偏食宝宝往往边吃边玩、不仅吃得慢、而且吃得少,影响了营养的摄入;而吃饭不定时,还会影响胃口和食欲,甚至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食物的消化及营养的吸收障碍。

  七类膳食 重要的营养素

   鱼肉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深海鱼类,例如三文鱼、金枪鱼等含有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DHA、AA;深海鱼也是少数几种能提供维生素D的食物

   肉类尤其是红肉,例如猪肉、羊肉、牛肉中铁和锌含量特别丰富;动物内脏中还含有大量的核苷酸、叶酸、维生素A

  蛋 鸡蛋等禽蛋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另外,它们维生素A以及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是含有叶黄素等

  奶类是钙和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配方乳更是强化了多种重要的营养素,是婴幼儿良好的营养补充

  蔬菜 蔬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尤其维生素C、叶酸、类胡萝卜素以及钾、钙、铁、磷等含量高,绿色蔬菜的营养价值更高

  水果 水果中的维生素很丰富,尤其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高;另外,水果中还含有果糖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

  谷类 各类谷物中均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谷类胚芽能够提供丰富的维生素E;粗粮中B族维生素含量高

  另外,偏食宝宝往往边吃边玩,不仅吃的慢、吃的少,影响营养摄入;吃饭时间不定,则会影响胃口和食欲,甚至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最终导致食物消化及营养吸收障碍。

  2)容易长成 “小瘦猴”

  研究发现,偏食宝宝的低体重发生率是其他宝宝的2倍。主食、肉或鱼、蛋、奶吃得少,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养摄入不足,一不小心就成了“小瘦猴”。

  3)头脑发育跟不上

  研究还发现,正常宝宝的智力发育指数要比偏食宝宝高14分,偏食宝宝还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这可能与缺乏某些膳食营养有很大关系:

  食物 对智力发育的作用

  谷类 碳水化合物为大脑活动提供能量;维生素E可防止脑组织氧化损伤,保持脑细胞活力

  蛋、奶 肉类尤其是红肉,例如猪肉、羊肉、牛肉中铁和锌含量特别丰富;动物内脏中还含有大量的核苷酸、叶酸、维生素A

  蛋 蛋白质和脂肪构成脑细胞,增强记忆功能;B族维生素是脑智力活动的助手,在脑内帮助蛋白质的代谢

  肉(肝脏、动物血、瘦肉) 儿童锌缺乏易造成阅读困难、智力低下;婴幼儿缺铁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智商低;儿童钙缺乏注意力不集中;胆碱促进脑发育、提高记忆力;牛磺酸参与脑的发育

  鱼(深海鱼) DHA、AA是大脑中最丰富的两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从出生至生后两岁在婴儿脑中持续增加

  蔬菜、水果 维生素C使脑细胞结构更坚固,脑功能灵活、敏锐,儿童智商提高

  4)抵抗力差病怏怏

  偏食宝宝不能很好地从饮食中获取营养来提高免疫力。比方说,不吃肉容易缺锌,不吃蔬菜、水果容易缺维生素C,宝宝就很容易生病。另外,偏食宝宝更容易患贫血、佝偻病等营养缺乏相关的疾病。

  5)脾气怪怪易逆反

  各类食物在宝宝的性格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日本的研究发现,宝宝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并且不爱吃绿色/黄素蔬菜和水果,性格会过分内向。

  家长经常用威胁、责骂等方法逼迫宝宝吃东西,不仅不能纠正宝宝偏食,还会使宝宝产生逆反心理,长此以往使亲子关系“剑拔弩张”。

(编辑:囡囡)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