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生小孩真的能让女人发胖吗?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4-20 11:12:43 | www.chinesejk.com

  一本国外杂志曾经调查人们对于母亲形象的看法,也就是什么样的女人有“妈味”。结果呢,是那些体形略胖,脸型略宽,面相温柔的女子。在我国,人们习惯地认为,生育会妨碍母亲的体形。还有很多人认为,只要不生孩子,体形就不会改变。

  那么,究竟生孩子是否天经地义地会促进发胖呢?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研究证明,那些生育多胎的母亲略有发胖趋势,但生1-2个孩子和发胖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在我们身边,那些生了孩子而没有发胖的女人,其实为数不少,而那些没有生孩子而发胖的女人,同样并不罕见。

  在我所在的教学小组当中,有两位老师都是生孩子之后体形不变的例子。戴老师已经年近50,儿子上了大学,腰围还是盈盈一握的63厘米。吴老师生育之后,却比孕前更瘦,猛看起来和大学生毫无二致。问她为何变得年轻,她扬起纤细而紧实的胳膊说:自己带孩子啊。三十多斤重的儿子,一抱就是一个小时,还要追着孩子跑来跑去……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女人生育之后发胖,主要是由于从孕期到产后的一段时间当中,饮食能量和体力活动失去平衡的缘故。

  怀孕8个多月的准妈妈丽艳告诉我说,她现在的体重已经达到160斤,比孕前胖了50斤,走起路来都像个鸭子了。其实,对于健康女子来说,孕期体重只需要增加二十多斤即可,完全不需要变得这样胖。胎儿过大,母体过胖,不仅增加母亲将来患上各种慢性病的危险,而且会让未来的宝宝也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危险。

  很多新妈妈产前受到全家的过保护,想吃什么吃什么,家务不用做,单位换轻活;产后天天喝鸡汤吃猪蹄,有双方老人帮忙看孩子,还要请个保姆,基本上没什么体力活动,又不进行体育锻炼,如此怎能不背上一身肥肉呢?

  不过,160斤的准妈妈,体重也并非不可能重新回到110斤。丁老师就是这样,生育之后体重还有一百四十多斤。但是之后她一直注意控制脂肪,尽量多走路、多做家务,自己带孩子,体重慢慢地降下去,3年之后,儿子长得健康可爱,而她没有刻意减肥就回到了孕前的体形。

  对准妈妈来说,遵循以下忠告,有助于产后尽快恢复苗条的体形:

  ——产前多走路,多爬楼,常常做些下蹲动作和收腹动作,加强腹、臀、骨盆肌肉的力量,为自然分娩做准备。

  ——尽量自己生宝宝,如无特殊必要,不要选择剖腹产。因为自然分娩不仅有利于宝宝的健康,而且能让母体尽早恢复活动能力。这样就能避免产后一个月都躺在床上,造成肌肉萎缩、脂肪堆积的后果。

  ——如果体重增加较多,月子里不要多吃油腻。

  因为身体已经在产前储备了至少6公斤的脂肪用于哺乳等消耗,不必担心脂肪不足的问题。乳母更需要的是钙和B族维生素,加上足够的蛋白质和铁。比如说,喝鸡汤可以,但不必带着上面的油。吃牛肉可以,但没必要选择肥牛。喝猪蹄汤可以,但没必要拿猪皮当饭吃。吃鸡蛋可以,但没必要放好多油来炒鸡蛋,吃煮蛋蒸蛋即可。

  ——多吃些粗粮豆类煮的粥,对供应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好处,同时也帮助预防产后很容易发生的便秘问题。用它来替代一部分精白米精白面主食,还有利于降低体重。

  ——多吃少油蔬菜。做熟的蔬菜对产妇有益无害,三餐不要光吃鱼肉蛋类,多吃些炖煮蔬菜,有利于预防月子里体重过度增长的问题。

  ——自己哺乳,可以尽快地消耗体内储备的脂肪,恢复体形。对宝宝来说,这也是母亲给他的最大健康馈赠,必将令他受益终生。

  ——体能恢复之后,尽量自己照顾孩子,以增加体力活动。在家时尽量减少坐着不动的时间。

  一定要告诉自己,生育并不是好身材的坟墓。千万不要用生孩子作为借口来原谅自己的懒惰习气和错误饮食习惯。只要自己努力,做个健康漂亮的妈妈并不难。

  最后告诉女士们一个秘密:在幼儿园和小学当中,只要一开家长会,孩子们常常会议论谁的妈妈最漂亮,谁的妈妈最优雅。孩子们谁不愿意为妈妈的美丽而骄傲呢?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孩子的快乐,准妈妈们和妈妈们,大家都努力吧。
 

(编辑:)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