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洗手的孩子
康康每天洗手三四十次,他的双手发白、皮肤浮肿。十六岁的大孩子,洗手是他唯一的乐趣。
康康患有强迫性精神症。
有这种症状的患者往往有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洁癖是最常见的一项。
儿子染有如此怪习惯,急坏了父母。尤其是母亲,整个心系在儿子身上。康康每次入洗手间,母亲的眼睛也恨不得越门而入。
康康深知母亲苦心,每次洗手必向母亲报告,儿子的事变成母亲的事。母子之情,尽绕着洗手间而转,母子的对话,也会集中在洗手或不洗手的话题上。
这是国际家庭治疗师米纽琴访港教学示范的一个个案。
消怒良方
他问康康:“你何时最想洗手?”
康康答:“每当我觉得愤怒的时候。”
米纽琴笑说:“原来洗手具有如此功效,我希望我自己也可以照办。”
怪癖变成消怒良方。显然,米纽琴是特意把康康的古怪行径正常化。
康康的父母静观治疗师与儿子谈得轻松,初时全摸不着头脑,眼见一向寡言的孩子,一反常态地与这位陌生的顾问专家畅所欲言,更是莫名其妙。
依附母亲
米纽琴继续与康康谈笑风生,完全把他当作正常孩子看待,而且对他的怪癖欣赏有加,于是引起这位大孩子无限好奇。
康康说:“我妈很关心我,什么都照顾我。她不知道,其实她自己更需要被人照顾。有时她连过马路都会闯红灯……”
小男孩的话头一起,三句不离母亲。
原来康康一家曾经是太空人家庭,为了儿子的学业,多年来母亲在美洲过着陪太子读书的生活,如果不是因为儿子患上洁癖,她也不会决定带着康康回港定居。
太空人家庭的结构,实在奇异,大好家庭天各一方,双亲变成单亲。名义上是支持子女在异乡就读;实际上,一般母亲在外国的适应能力都比不上儿女。到头来,需要支持的反而是母亲自己。
在成长中的孩子,反而随了母亲的寂寞、无依及迷失在异国山水中的惆怅。而孝顺的子女,就往往会产生各种奇怪的心理毛病———一种令人费解的救助讯号!
换位结构
(编辑:樱子)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上一篇: 轻松戒掉孩子的恋物癖
- 下一篇: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婴儿期抓起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