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产后如何减肥要注意的3个错误

来源:[标签:来源] | 发布时间:2011-06-23 19:45:40 | www.chinesejk.com

  生完宝宝后,相信所有的想产后减肥的新妈妈都希望急速恢复到从前的曼妙身段,如何才能产后取得很好的减肥效果呢?如果一味“求瘦心切”就容易陷入一些错误的产后减肥的概念中。

  错误1 生完孩子就节食

  宝宝出生后不久,新妈妈Lisa就着手开始了她的产后减肥计划。听周围有经验的小姐妹说,那些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是产后减肥大忌,月子里吃得越多、补得越多,身材就越难恢复。

  Lisa对此深信不疑,从医院出来,她就坚决不碰那些高脂、高热量食物,所有的素菜也在水中漂去油脂再吃。

  这样的节食果然“有效”,孕期的小肉肚一天天小了下去,Lisa沾沾自喜,看来,过不多久,她又可以恢复到产前的魔鬼身段。

  好景不长,一周后,Lisa的身体开始变得虚弱,还出现了严重贫血症状,乳汁分泌越来越少。不得已,Lisa重新回到医院。

  事实上:产后42天内,新妈妈不能盲目节食减肥。刚生产完,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到孕前的程度,加之有些新妈妈还担负繁重的哺育任务,此时正是需要补充营养的时候。产后强制节食,不仅会导致新妈妈身体恢复慢,严重的还有可能引发产后各种并发症。

  贴心建议

  无论孕期还是产后,平衡膳食、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是日常饮食的关键。既要保证小宝宝和新妈妈营养摄入充分,又要避免营养过剩。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类食物要搭配好,只偏好鸡鸭鱼肉蛋等荤菜,当然容易导致产后发胖。甜食、油炸食品、动物油、肥肉、动物内脏等都属于高脂类食物,爱美的新妈妈要少吃。

  错误2 产后服用减肥药、减肥茶

  添香是一家公关公司的职员,因为公司小,人手少,老板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产假一完立即上班。产假很快到期,一切都很顺利,唯一让添香感到烦恼的就是生完宝宝“富足”的30斤辍肉怎么办?如果就这个样子回到公司,添香很难想像一向注重员工形象的老板会重新安排什么工作给她。于是,添香一咬牙开始服用减肥药,喝减肥茶。

  事实上:减肥药主要通过人体少吸收营养,增加排泄量,达到减肥目的,减肥药同时还会影响人体正常代谢。哺乳期的新妈妈服用减肥药,大部分药物会从乳汁里排出,这样就等于宝宝也跟着你吃了大量药物。新生婴儿的肝脏解毒功能差,大剂量药物易引起宝宝肝功能降低,造成肝功能异常。

  错误3 产后立即做运动

  生下宝宝没两天,爱好运动的小美迫不及待地回到健身房开始锻炼。激烈运动后,小美没有了以前那种挥汗如雨的快感,只感觉下身疼痛难忍,不多久便会阴部伤口有出血。小美被好心人送进了医院,医生告诉她,刚才那番剧烈运动致使她的会阴伤口又重新受损。

  事实上:产后立即剧烈运动减肥,很可能导致身体子宫康复放慢并引起出血。严重的还会引起生产时手术断面或外阴切口再次遭受损伤。

  一般来说,顺产4~6周后妈妈才可以开始做产后瘦身操,剖宫产则需要6~8周或更长的恢复期。剖宫产妈妈产后运动情况会更加危险。

  贴心建议:

  产后如何进行运动

  ●如果是自然分娩,新妈妈在产后第一天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如翻身、抬腿、缩肛。这些活动对产后身体恢复非常有帮助。

  ●剖宫产的妈妈,在拆线前可以翻身或下地走路,拆线后一周才能适量地活动。

  ●产后1周,回到家中的新妈妈可以尝试做一些轻微家务,坚持饭后散步。这些活动可以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体内脂肪分解,消耗多余能量。

  ●产后一个月,如果身体恢复较快,新妈妈可以开始在床上做一些仰卧起坐、抬腿活动,以此锻炼腹肌和腰肌,还可以减少腹部、臀部的脂肪。

  产后简单恢复运动

  1.呼吸运动:仰卧,两臂放在后脑,深呼吸,使腹壁下陷,然后将气呼出。

  2.举腿运动:仰卧,两臂伸直,平放在身边,左右腿轮流高举,与身体成一直角。

  3.缩肛运动:仰卧,两膝分开,再用力合拢,同时用力收缩及放松肛门,锻炼骨盆底肌肉,预防肌肉松弛。

(编辑:囡囡)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