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年轻男性哪些亚健康生活易ED

来源:[标签:来源] | 发布时间:2011-07-03 17:49:06 | www.chinesejk.com

  ED,是勃起功能障碍的简称,勃起功能障碍又称阳痿。在性交时,阴茎勃起硬度不足以插入阴道或不能维持至射精。美国曾在普通人群中调查,其发病率在成年男性中占8%;我国曾估计约占10%。沈阳博仕男科医院院长史俊萍博士却提醒年轻男士,ED离青壮年男子并不遥远,在默默承受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不快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后,ED在年轻人中开始“流行”起来!

  三大原因导致ED难治

  ED不是绝症,为什么男性患者在治疗起来却那么痛苦、困难呢?史俊萍博士分析,这主要有三种原因:

  首先,一些患者讳疾忌医,不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据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出现ED问题后,44.2%的人首先想到上网找病因,36%的人会从书中寻找答案,其中年轻人占了相当大一部分。在“自我诊断”后,很多人偷偷买“壮阳药”进补。

  其次,由于诊断设备和治疗的专业水平限制,一些患者并没有得到直接的针对病因的治疗。如高血压引起的ED,就应该从治疗慢性病和ED双管齐下才能及时见效;如果是心理问题引起的ED不单单要进行心理疏导,更要配合正规的药物。

  最后,一些小诊所利用年轻患者急于治好的心理,用壮阳药物治疗ED,导致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让很多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

  生活压力“压”出ED

  史俊萍博士说,ED与如今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经常吸烟、喝酒、生活不规律都可能导致ED症状的出现。同时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也非常激烈,买房、买车产生的压力容易使人产生紧张、抑郁、沮丧等情绪。如果年轻男性背着种种精神包袱生活,也容易患上ED。

  ED的年轻化还与年轻人过早、过频繁地发生性行为,以及过度有关。更多的已婚年轻人对性生活要求质量过高,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的性要求,最终出现一直“不举”的ED症状。

  慢性病致年轻人ED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饮食营养好、很多年轻人思想压力比较大,因此,一些本属于老年人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神经衰弱、心脏病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在我国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而这些慢性病往往是导致ED的元凶。

  在接受过心脏搭桥手术的男性中,有57%同时伴有ED;在男性心脏病病人中,有39%同时伴有ED;在男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中,分别有28%和15%同时伴有ED。史俊萍博士提醒年轻男士,一旦发现有勃起障碍后,首先要检查自己的慢性病是不是突然加重了。

  本期出诊专家

  史俊萍,沈阳博仕男科医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西医结合泌尿男科博士后,中国第一位中西医结合男科学博士后。亚洲男性学会理事、中国性学会中医性专业委员会理事、辽宁省康复医学会心理疾病及男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8年创立东北第一家男科医院,十年来参加50多次国内外大型男科会议,其间多次作为会议主席。在“亚洲男科学(AJA)”、“中华男科学”、“中国男科学”等国内外男科杂志上发表文章20余篇。10年来治疗阳痿、早泄病例30330例、前列腺炎28950例、小睾症10070例,均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博士研究方向:老年性勃起功能障碍。博士后研究方向: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

  正规治疗 科学摆脱ED

  年轻人ED的治疗大部分要难于中老年男子的治疗,因为年轻人不存在衰老的问题,一旦病因被明确,就会很严重。而且治疗一定要标本兼治,一个勃起过程是全身血液动力学改变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问题都会导致ED。

  治疗时中西医结合的疗效一定好过单一应用中药或西药,同时也一定要根据病因用药,这样既能使治疗明确方向,副作用小,花费也少,同时见效也快,再配合一些其它辅助疗法就会使疗效稳定,不易复发。

  在治疗时医生的临床经验也是特别重要的因素,任何一个治疗过程不要留有后患,比如影响生育等,对得病的年轻人一定要给他信心,展示高尚的医德,使这样的小家庭幸福美满!

(编辑:杨星)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