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暑13招
夏季炎热,中暑高发,相关专家提示,预防得当,中暑完全可以避免,看看提供了些什么预防中暑的招数。
近期北京持续高温天气 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
近期,北京持续高温天气,并且逐渐由干热向闷热转变。这样的天气最容易导致中暑发生,而一旦中暑,轻则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造成死亡。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虽然炎热不可避免,但防护得当,中暑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热其实很危险
●水盐代谢出问题
高温下人体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氧化钠、钾、钙、镁、维生素,如果补充不及时,还可导致机体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发生热痉挛
●循环系统受影响
高温下,心血管系统会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会导致血压发生变化,出现增高问题
●消化系统也受累
可以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因此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人,胃肠道疾病有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的情况
●神经系统难逃脱
高温下,人有可能出现中枢神经抑制现象,注意力、工作能力都会降低,易发生事故
●泌尿系统得当心
由于高温下大量水分会经汗腺排出,如不及时补充,人就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问题
三种中暑性疾病热射病
体内产热、受热超过了散热,体内蓄热导致了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这是中暑现象中最严重的,不但病情危重,且死亡率高。
典型症状:突发的高热,肛温常在41℃以上,皮肤干燥而无汗,会出现意识障碍,重的还会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热痉挛
这是由于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所造成的。
典型症状:因出现明显的肌痉挛,可感觉收缩痛,这种痉挛呈对称性,严重的人痉挛十分剧烈,但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热衰竭
这是因为天太热引起了外周血管扩张,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颅内供血不足而导致发病的。
典型症状:先出现头昏、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出汗等现象,继而发生昏厥,血压短暂下降,但一般不会引起循环衰竭,体温也不高。
预防中暑13招
第1招 喝水
要多喝白开水,而不是果汁、碳酸饮料等汽水。在天热时,果汁、碳酸饮料等反而要少喝,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
喝白开水时,要喝温开水,还可以喝加了盐的淡温开水,喝的时候要慢慢喝、定时喝,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反而不宜狂饮。
第2招 远离酒精
暑期不宜过量饮酒,这是因为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疮、痈、肿、毒的病因,特别是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大热天里无异于火上浇油。
同理,在远离酒精的同时,还要远离咖啡因和香烟。
第3招 运动“降速”
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以及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
要慢慢地适应气温走高的转变,从事户外运动的时候要放慢速度,建议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第4招 饮食别“清淡”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
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第5招 祛暑多吃瓜
冬瓜可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能解暑祛风、化痰凉血;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则能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第6招 泄暑得吃“苦”
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苦瓜、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同时,还可以多吃一些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都可以泄掉体内蓄积的热量。
第7招 留意体重
中暑是可以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脱水的,所以,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就要留意了。
第8招 外出戴帽子
天气太热时,外出最好戴上帽子或是打把阳伞,这样可以减缓头颈部吸收热量的速度,特别是脱发严重,或是本身发量不多的人。
第9招 不打赤膊
别以为光膀子才凉快,离家外出时可不要打赤膊,以免身体吸收更多的阳光辐射热。在夏季,穿件通风、透气的棉衫,和打赤膊相比,不但更文明,还有消暑的作用。
第10招衣穿浅色的
夏季天热日照强烈,穿浅色的衣服更能减少阳光辐射到身体上的热量,减少被晒中暑的几率。
第11招午睡别太长
夏季午睡时间不宜过长。此时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就会减慢代谢的过程,不但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且还可能增加中暑的几率。
第12招晚上要睡足
夏季虽热,但生活起居更要规律,不能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
第13招带药才出门
如果预计在户外待的时间比较长,记得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再出门,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都可以,一旦出现中暑先兆,这些药品可以帮上大忙。
◎防暑饮品站薄荷生姜茶——太过贪凉者专饮
做法:鲜薄荷6克、苏叶6克、生姜汁适量,用开水沏泡后代茶饮用。
可以温胃散寒、醒脾祛湿,不但适合平素冷饮吃得过多、空调吹得过强的贪凉者,还适用于平素脾胃较弱的人。
藿香菊花茶——上班族专饮
做法:藿香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用开水沏泡后代茶饮用,可清暑祛湿。适用于夏季每天都要出门上班的人饮用。白菊枸杞茶——高血压者专饮
做法:白菊花、决明子、槐花、枸杞子各10克,煎水后代茶凉饮。
最适用于高血压患者,以及那些在暑天感觉头晕目眩的人。
绿豆酸梅汤——暑热烦躁者专饮
做法:绿豆100克、酸梅50克,共煎取汁后加入白糖,待凉后代茶饮用。最适合那些由于暑热心情烦躁、感觉燥热的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
诊科主任刘清泉特别提醒
防中暑用空调有误区
天气太热时很多人会选择待在有空调的屋子里避暑,但是,如果室内空调的温度设置过低,就会使室内外温度相差过大。
人在大汗淋漓时,猛然进入冷气嗖嗖的空调环境中,毛孔会马上闭塞,这就会导致夏季流行的呼吸道疾病——“空调病”的发生。“空调病”表现为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中医称这类因暑天贪凉受寒的外感病为“阴暑病”。
因此,空调虽可解夏日暑热之苦,但有利有弊,建议广大市民,夏天空调房间温度设置以28℃左右为宜。出汗是调节人体温度和湿度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生理现象,所以该出汗时要出汗。
整理/记者王敬霞范维
(编辑:欧阳澜澜)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上一篇:气象专家提示:如何防中暑
- 下一篇:夏季防蚊驱蚊四妙招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