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由“母告儿子太孝顺”想到的

来源:[标签:来源] | 发布时间:2011-07-17 19:22:16 | www.chinesejk.com

    今年“五一”节,笔者在公园的一角,见一对老年夫妻孤单单地坐在那里,刚走过去聊上几句,这对年逾古稀的老人便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老大爷说:“这些年生活条件好了,在衣食住行上没啥困难,我们盼望的就是在外地工作的子女过年过节时回家团聚,同我们聊上一通舒心话。可谁知过节了他们仍未回家,只给我们邮来大包小包的物品,儿子和女儿各自带着他们全家外出旅游去了。”

    由此让笔者想起了日前《现代快报》报道的一则消息,无锡有位88岁高龄的老太太,前些年老伴去世后一直与儿子一家生活,说“儿子、儿媳对她都挺好”。谁知去年底,她未与儿子商量就去了敬老院。此后,虽然儿子、儿媳几次要接老太太回家,可她就是不乐意。一来二去,老太太不但未随儿子回家,还一纸诉状于近日将儿子告上法庭,状告“儿子不同意她住敬老院”。面对这鲜见的“母告儿太孝顺”案件,法官感到新奇。受理后,便专门去敬老院组织调解。尽管儿子再三恳请老人回家住,结果老太太还是觉得“住敬老院比较自由,又有人聊天”,并“希望能在敬老院颐养天年”。

    时下,按照人们子女能尽赡养义务就算不错,就称得上“孝子”的思维方式,“母告儿太孝顺”这一案件,有可能作为其被告的儿子,不但连做梦都不会想到母亲会状告他,而且十有八九还感到委屈。在外人看来,大概也觉得这位老太太“多事”或“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这正是老太太状告儿子的根本缘由,也是当今儿女赡养老人中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

    据有关媒体报道,一项最新调查表明,如今约有近七成的年轻人对父母缺乏精神关心,虽然每周有两天的休息时间,但子女很少上门与老人共度周末,尤其是家中安装了电话的老人,想见子女的面更是不容易,只是得到一些电话问好。人到老年,并非吃饱穿暖就晚年幸福了。他们对家庭和亲情的需要更加强烈,很需要和孩子们在一起沟通交流,需要儿孙绕膝的喜庆气氛去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而在外地工作并已建立家庭的子女,由于终日忙于工作和照料自己的小家庭,极少有时间能回到父母身边。“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成为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长此以往,这便给老人造成一种郁郁寡欢的生活环境,使老人们伤感,继而影响老人的身体。

    由此可见,子女如果把赡养老人停留在物质层面,既是片面的,也是远远不够的。相对于物质来说,发自内心的“精神孝敬”是更深层次的“孝”。对他们而言,平日里一个暖意融融的电话,一次唠唠叨叨的家常话,休息日里的相伴相随,足矣。他们从中得到的快乐与满足是任何东西不能替代的。从这个意义上,“母告儿太孝顺”是一件好事,它从反面告诉为人子女的,对老人景精神赡养”责任是不可或缺的。要知道,懂得老人的心事,使老人身心自由,让老人过的更安乐,才是老人最需求和最值得称道的孝顺。

(编辑:蔡旭旭)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