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与心理暗示密切相关
失眠已经越来越多的困扰着我们,白天工作繁忙、加班、各方面的压力,都会影响到睡眠的质量。研究表明,失眠与心理暗示密切相关。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重视对睡眠的科学认知。增强对睡眠的主动调控能力,这样才会拥有健康的睡眠和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每晚同一时间睡有助睡眠
遵循睡眠卫生,将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可以试试以下几点改善失眠状况的方法:
①不把失眠看得很严重。如果能对睡眠抱无所谓的态度,反而会睡得好。
② 宁静、幽雅、舒适、温馨的睡眠环境,使人睡意更浓。
③睡前保持平静的心情。避免兴奋、激动、紧张、愤怒等,同时也要避免“是否会睡不着”等不良暗示。
④万一睡不着,要做到心平气和地躺着。放松心理和躯体,千万不可辗转反侧,唉声叹气,这只会增加紧张焦虑的心理,提高兴奋性,使入睡更困难。你可以试着对自己说:“我现在感觉舒服极了”,“今天我可以睡得很香”,“我很快就睡了”……这种的积极的语言暗示可以帮助你增强睡眠信心,使身体逐渐进入放松的状态。
⑤按时入睡。每晚在同一时间睡,形成条件反射,会睡得好些。
⑥注意睡前的饮食。饥饱适中,不喝酒、茶、咖啡,不吸烟等等。
失眠时别强迫自己入睡
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虑”。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或是尽力去让自己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
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节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这种不良暗示反而加重了失眠。这种状况即失眠暗示。
还有一种环境暗示。在失眠的案例中,最常见的是把卧室当作工作和学习的场所。白天完不成的任务延续到卧室里,他们的初衷是希望在结束工作的第一时间入睡。这样带来的弊害之一就是非常容易把工作的紧张带到睡眠里。如果把卧室仅仅当作休息的地方,一走进卧室,人就会培养睡觉的情绪;反之,则容易分心,进入卧室反而紧张,兴奋而影响睡眠。
失眠者的真正误区在于:在失眠的过程中不断地给自己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造成恶性循环,越是想睡觉越是睡不着。
如果失眠,首先要找到失眠的心理根源,如果上床后半个小时还睡不着的话,就不要强迫自己入睡,可以起床做点其他的事情来使得自己产生倦意,抱着顺其自然的心理让自己入睡。要把克服失眠的主导因素,放在自身主动调节的基础上。
另外,有明显情绪困扰的失眠者应及时进行心理调整,可向心理医生求助,帮助自己找到造成失眠的心理因素,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疏导,消除心理障碍,增进心理适应能力,重建心理平衡。
(编辑:杨星)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