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破解准妈孕期“怪癖”谜团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8-19 10:22:41 | www.chinesejk.com

  

  怀孕的这段时期,准妈咪们突然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最常见的就是口味的改变,还有喜欢闻的味道也不同;怀孕真是一个令人又惊又喜的新鲜过程,究竟在孕期中还有哪些准妈咪会有的癖好呢?不管是什么样的怪癖,可都和我们身体分泌荷尔蒙的改变有着莫大的关系呢!就让专家来替你解答疑惑吧!

  怪癖一:对宝宝的事物容易感动

  上海,李芸,25岁:也不知道为什么,怀孕那段时间就是比较容易感动,虽然只是去看一部电影,或是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宝宝的画面,不管情节是如何,我都会感动地落泪,自己都觉得莫名奇妙,但是孩子生出来之后就不会了。

  专家解疑:以“经前综合症”来说明(因为经期间黄体素的分泌也会上升),在较为早期的医学上认为,“经前综合症”是纯心理的因素,可能是出自于本身对月经的排斥情绪,所以 容易有情绪不稳的状况,后来才发现,黄体素分泌多寡之间的落差,会使身体产生这样的反应。由于对激素分泌落差的反应视个人体质而不同,因此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现象;但于怀孕期间除了黄体素外,雌激素也会增加,因此准妈咪们就可能会更为感性,而约3个月过后,胎盘功能建立完全,黄体素的浓度便会稳定下来,身体上不舒服的状况也会减少。

  怪癖二:开始喜欢汽油的气味

  南京,宁淑,26岁:很奇怪哦!我怀孕前好喜欢花香的味道喔!尤其是玫瑰花的香味更是让我感觉心旷神怡,但是自从有了身孕之后一切都变了,我开始觉得花香好恶心喔!反而开始喜欢汽油或杀虫剂那一类有毒物品的气味,所以我都会特别要求老公,到加油站时一定要带着我去!

  专家解疑:由于荷尔蒙的改变,准妈咪可能较容易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为末梢神经的感觉被放大了,所以对于气味的接受也变得较为敏感,因此建议准妈咪,居住的环境与自身 只要保持清洁即可,不要使用太多气味过重的洗洁剂或香水等,但若有特别喜欢的气味,在使心情愉快及不危害健康的前提下,可以适量使用。

  怪癖三:早餐都一定要吃一份肉

  南宁,王茵,25岁:我的这个怪癖应该很多准妈妈都跟我一样,就是口味爱好的改变,本来我是很讨厌吃肉的,总觉得肉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腥味,但是怀孕之后,也不知道为什么,每天早餐都一定要吃一份肉,但是我听婆婆说,孕妇这样是很正常的,我婆婆那一代的人还有人爱吃肥皂呢!

  专家解疑:怀孕期间所大量分泌的黄体素能够保护子宫,让子宫不收缩,进而达到保护胚胎的目的,但也会减缓肠胃的蠕动,因此,准妈妈就容易在饮食方面觉得吃不下或没有胃口。当胃口不好的时候,可能就会比较喜欢一些特别的味道,因此,口味喜好的改变,可以说是受到肠胃蠕动变慢的影响而产生的状况。

  怪癖四:看到香菇类形状就想吐

  北京,胡琴,27岁:我以前并不讨厌香菇,相反的我还觉得香菇满好吃的,但是怀孕之后,不要说吃香菇了,只要闻到香菇的味道、看到香菇形状的东西,甚至只是脑海中不经意的闪过香菇的身影,都会让我备感恶心,吐个不停,我这样是不是太夸张啦?

  专家解疑:除了身体激素的影响之外,怀孕本来就会产生一些特殊的癖好,很难用医学角度来解释为什么,但是只要不妨碍母体及胎儿的健康,医师都会建议孕妈咪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尽量多从事一些会让自己愉悦、开心的活动。只要母亲能保有快乐的心情,对胎儿的影响就是正面的;但是如果连意识到某个食物的图案都会引起孕吐,很可能与精神上有关联,也许在准妈咪的潜意识中,香菇的形状会与其他物品或不愉快的经验做联想。

  

  怪癖五:怕影响胎教不看丑男丑女

  广州,晓娟,26岁:怀孕的时候我超怕看到不美好的事物,尤其是丑男和丑女,深怕他们影响我的胎教,要是我的宝宝生出来不好看怎么办?所以,就连替我产检、接生的妇产科医师可都是我精心挑选过的呢!

  专家解疑:看到丑男、丑女对孕妈咪的影响会比对胎儿的影响来得大,因为宝宝的长相是由遗传来决定的,所以准妈咪不用担心看到不美好的事物会对胎儿的长相产生影响。倒是如果丑男、丑女严重影响准妈咪心情的话,那么就可以尽量避免,因为母亲的不悦倒是很有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性格。

  怪癖六:孕期越呕吐却越觉得开心

  湖南,丁美,28岁:因为第一次怀的宝宝流掉了,所以我非常担心这次的胎儿也会有问题,但是我去产检时医师告诉我,孕吐的越厉害,就代表胎儿越健康,所以别人孕吐苦不堪言,我可是越吐越开心咧!

  专家解疑:由于孕吐是因为黄体素的分泌所引起,而黄体素的功能就是稳定胎盘,因此黄体素分泌的越多,也就意味着胎盘越稳固,当然孕吐也就越厉害。通常一般准妈咪都会觉得孕吐苦不堪言,所以能够心甘情愿的忍受孕吐状况的,大部分都是第一胎流产过的妈妈们。

  怪癖七:特别喜欢买菜或清理家居

  安徽,刘倩,24岁:我怀孕的时候最喜欢买菜了,但我原本是一个讨厌做家事的人,不要说买菜了,连基本的清理居家环境都是久久才做一次!但是,怀孕真是神奇啊!竟然能让我这么懒的人变得不但爱买菜又爱打扫。

  专家解疑:一般怀孕的中晚期,准妈咪会比较有想打扫或做家事的强烈想法,虽然没有人确切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但是心理的因素或许可以解释这样的状况,因为胎儿快要出来跟妈妈见面了,准妈咪会勤快的想替宝宝布置一个安全、温暖、舒适的窝。不过,由于生产本身就是耗费体力的一件事,所以建议准妈咪在打扫的同时也不要过度浪费精力,尤其在后期肚子正是最大的时候,变换家具的位置等粗重工作,并不是这时候你适合做的事,可以挑一些较轻松的家事来做,如替宝宝织毛衣等。

  怪癖八:对特定的坐姿情有独钟

  福建,阿美,25岁:自从我怀孕之后同事就觉得我越来越不重视形象了,每次坐着都两脚开开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这样坐很舒服、很自然,所以我才不管他们说什么,我还是照样两脚开开的坐。

  专家解疑:这就要视孕妈咪是喜欢采取什么样的姿势,原则上让自己舒适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是如果固定一个姿势长时间不改变,血液循环就会变差,也可能造成长时间压迫神经,导致水肿的情况较为严重。以阿美本身的例子而言,长时间的躺卧导致她坐骨神经酸痛,因此椎间盘突出的状况也比较明显。所以建议孕妈咪不要固定一个姿势超过2个小时以上,即使是工作需长时间坐着,也要不时起来走动。

  怪癖归怪癖,为了您和您腹中宝贝的健康和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您不可不知->>>准妈妈日常生活九不宜

  为了能平安地度过妊娠期,生个健康的小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充分的睡眠和休息,适度的运动和劳动,均衡地摄取营养,生活规律,心情愉快等,另外,在饮食方面需特别注意。以下是孕妇在日常生活中九件不宜做的事情:

  一、不宜过多饮茶

  孕妇不宜饮茶过多、过浓,因为茶中的茶碱(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会使胎动增加,乃至危害胎儿生长发育。

  二、不宜过量喝饮料

  由于一些饮料含有2.4%—2.6%的咖啡因、可乐宁等生物碱,孕妇喝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心跳加快等中毒症状,影响胎儿大脑、心脏和肝脏等重要器官的正常发育,致使婴儿出生后患先天性疾病。

  三、不宜多食醋

  过多的醋和含酸性食物是导致畸胎的元凶之一。尤其是怀孕最初半个月左右,大量的酸性食物,可使体内碱度下降,从而引起疲乏、无力。而长时间的酸性体质,不仅使母体罹患某些疾病,最重要的是会影响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可导致胎儿畸形。

  四、不宜饮酒

  因为酒中含有乙醇,它对人体的大脑、肝脏和心脏有一定的毒性。它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婴儿出生后智力低下,面容特殊,身体矮小,严重者可导致智力障碍。

上一页

    五、不宜多食山楂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山楂对妇女子宫有收缩作用,若孕妇大量食用山楂及其制品,就会刺激子宫收缩,严重的可导致流产。

  六、不宜吃热性调料

  怀孕后吃小茴香、大茴香、花椒、桂皮、辣椒、五香粉等热性香料,以及油炸、炒等热性食品,容易消耗肠道水分,使胃肠腺体分泌减少,造成便秘。发生便秘后,孕妇用力排便,令腹压增大,压迫子宫内胎儿,易造成胎动不安、胎儿发育畸形、羊水早破、自然流产、早产等不良后果。

  七、不宜过多吃油条

  油条里含有一定量的明矾,而明矾是一种含铝的有机物。铝可通过胎盘侵入胎儿的大脑,使之形成大脑障碍,增加痴呆儿的发生机率。

  八、不宜过多用药

  怀孕3周至3个月内,是胚胎器官形成期,此时胎儿对药物的作用十分敏感。据临床调查证实,某些药物可导致胎儿畸形,常见的有强的松、链霉素、阿司匹林、眠乐通(安宁)、安定、四环素、氯霉素、长效磺胺等。若孕妇必须服用,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

  九、不宜过多接触洗涤剂

  洗涤剂中的直链烷基碘酸盐、酒精等化学成分,可破坏和导致受精卵的变性和坏死。特别是在新婚受孕早期,若过多地接触各种洗涤剂(洗衣粉、洗发水、洗洁精等),那些化学成分就会被皮肤吸收,在体内积蓄,从而使受精卵外层细胞变性,导致流产。

上一页[1][2][3]

(编辑:蔡旭旭)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