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卧位分娩方式
1 临床资料
以我院1999年4月—1999年10月住院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16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原则将160例初产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产妇骨盆内外径测量无明显异常,无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产妇年龄、孕周、胎儿大小、临产状态等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2 方法
2.1 观察组:产程进入活跃期,即宫口开大3cm时让产妇侧卧或仰卧于25度~30度的产床上(产床角度根据宫缩强弱、先露高低、产妇习惯选择)。宫口开全后可调整产床角度,一般床头抬高35cm左右,对先露处在S=0位或S= 1位产妇或耻骨联合偏低的产妇,将双脚踩在比床高出20cm的蹲脚架上,宫缩时尽量使双侧髋、膝关节屈曲,大腿尽可能贴近腹部外展[1],双手紧抓住手把用力向下屏气。
2.2 对照组:产程中产妇采取平卧或侧卧于床头抬高10度的产床上,第二产程中双下肢屈膝支撑比床高出3cm脚踏板处,双手紧抓手把用力向下屏气。
表1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胎儿体重比较(x±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孕周(周) 胎儿体重g
观察组 80 25.8±2.4 39.5±2.2 3 105.6±398.6
对照组 80 26.2±1.8 39.1±1.9 3 190.4±356.2
U值 1.19 1.23 1.40
P >0.05 >0.05 >0.05
3 结果
. 1 两组产妇产程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产程比较(x±s)min
组别 例数 活跃期 第二产程
观察组 80 126±45 43±24
对照组 80 137±66 61±35
U值 1.23 3.79
P >0.05 <0.01
3.2 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延长2例,产钳助产5例,产后出血3例,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7分4例。
对照组第二产程延长6例,产钳助产8例,产后出血3例,Apgar评分<7分5例。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4.1 顺利分娩的三大因素:产力、产道、胎儿之间有着彼此影响、适应、代偿的关系,在分娩过程中三者间不断地发生着动态变化,骨盆和胎儿大小是不变因素,而胎头位置和产力是可变因素。生理状态下孕晚期妇女骨盆倾斜度为55度~60度。半卧位的倾斜角度与骨盆的倾斜角度相近,使胎轴与产轴保持一致,有利于胎头入盆、下降。胎头下降入盆受产道不同平面和盆底软组织阻力的影响,半卧位式分娩使产道向下拉直,降低盆底软组织对胎头下降时的阻力,使胎儿在产道中顺应性增大,容易顺产道娩出。
4.2 第二产程取膀胱截石位,双脚踩在产床脚架上,双侧髋、膝关节屈曲,使大腿尽可能贴近腹部并外展,使耻骨弓上抬,改善骨盆径线,提供宽大的分娩空间[3]。加上子宫收缩力和腹肌收缩力协调作用于胎先露,使胎先露对宫颈的内压力增强,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在相同条件下,人体半卧位肌肉收缩力较平卧位强,应激状态下,肌肉收缩暴发力更为突出。因此,适当舒适体位,可增加腹肌、盆底肌、子宫平滑肌、四肢肌群的收缩力(产力).
总之,半卧位分娩符合产道生理,加大了胎儿向下向外的重力,协调了母婴共同完成分娩过程的整合性,加快了胎儿娩出时间。第二产程时产妇的双下肢和足均有着力点,腹压运用集中有效。而对于先露偏高或耻骨联合偏低的产妇,双脚踩在脚架上,短期内产妇会阴膨隆,肛门松弛,可使胎儿顺产道娩出。
(编辑:蔡旭旭)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上一篇:选择剖腹产留下健康隐患
- 下一篇:“会阴切开”手术后遗症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频道精彩推荐
- 保健
- 健身
- 减肥
- 美容
- 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