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产前运动减少生产时的痛楚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8-22 11:14:58 | www.chinesejk.com

  

  产妇一般都忽略产前运动,她们的概念认为产后运动才是最重要——好使身体能够早日回复苗条,帮助恢复美好的身段!其实,适量的产前运动可帮助产妇松弛肌肉和关节,而呼吸控制的练习,可减少生产时的痛楚及促使产程顺利。产前运动可于怀孕后24星期开始至产前一个月进行,并于运动前先排清小便。

  (一)松弛身心的姿势 

    1.仰卧,全身伸直,双手平放身旁; 

  2.头及双膝下都放一个枕头,使双膝屈曲或; 

    3.侧卧,单膝屈曲,中间放一个枕头。此两种方法宜在午睡或晚间睡觉前做,同时保持全身松弛,可使孕妇减低精神压力及肌肉的紧张。

  (二)会阴肌肉运动 

  1.仰卧,双手放在身旁双膝屈起,双脚微微分开;
 
  2.用腹部吸气,然后慢慢呼气,并同时收紧腹部,臀部及大腿的肌肉(像忍大、小便); 

    3.数五下,然后放松。
 
  4.重复动作五至十次,每天可作多次练习。此动作可增强骨盘底肌肉的力、控制力、承托力,减低产前的抗拒力,使生产能在轻松的情况下完成。

  (三)腰腹运动 

  1.仰卧,双手按腹部,双膝紧并合,双足分开; 

    2.用腹部吸气,然后呼气,并收紧腹部使腰部凹陷处向下压;

    3.数五下然后放松。 

    4.重复动作十次。此动作可增强腹部肌肉及矫正盘骨向前倾的姿势。

  (四)腰背运动 

    1.双手及双膝贴在地上; 

  2.头微向上仰,背向下压,呼气; 

  3.重复动作三至五次。此动作可松弛背部,防止酸痛,增强小腹,骨盆及背部的肌肉,可于怀孕五个月后开始练习。

  (五)腿部运动 

    1.仰卧,双脚用两个枕头垫起;
 
  2.脚趾及脚踝上下摆动,然后向左右打圈摆动; 

  3.重复动作十次。此动作可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减少水肿及抽筋等情况发生。如有抽筋时,丈夫可替太太伸展脚踝约十秒,有治疗抽筋之效;按摩小腿也会令小腿肌肉松弛。

  (六)腿内侧肌肉运动 

  1.盘坐地上,脚底相对,吸气;
 
  2.双手放在双膝上,然后慢慢将双膝向下按至大腿内侧肌肉拉紧,并同时呼气; 
  3.注意会阴肌肉要放松,重复动作三次 

  4.此动作可舒缓腿内侧肌肉以适应生产时姿势的所需,使产程顺利。可于怀孕四个月后开始练习。

  (七)屈膝动作 

    1.站立,两脚分开,手握稳妥的扶手,吸气;
 
  2.慢慢呼气并屈膝至臀部贴到脚跟; 

  3.用脚力站起,重复动作五至十次。此动作能活动膝髋关节,以适应生产时的姿势。

  (八)胸肌练习 

  1.坐起,双手互扣在胸前,吸气;
 
  2.双手用力互压并同时呼气;

    3.数十下,然后放松;
 
  4.重复动作五至十次。

    此动作可锻练胸肌,增强对乳房的承托力。

  (九)呼吸运动正确的呼吸控制及用力方法,更能使生产过程更加顺利 

    1.低程度呼吸——由鼻吸气,将空气吸至肺的底部,感觉下半胸及腹部扩张,由口呼气,速度较慢。
 
  2.高程度呼吸——口微张开,用口轻轻吸气、轻轻呼气,只用肺的上半部,好象吹熄小蜡烛般毋需用力,速度较快。 

  当阵痛轻微(第一产程)时用低程度呼吸,阵痛加强时用高程度呼吸,当阵痛停止时,尽量放松身体,此时呼吸应以轻喘两下然后吹一下的形式进行,吹气时间较喘气时间长,好似「哈哈呜」;阵痛再加强时,再重复上述呼吸运动。 

    当进入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时,随着子宫的收缩,产妇深吸一口气,然后呼出,再深吸入一口气,闭着呼吸,收紧腹肌放松会阴肌肉,用力向前及向下"推"婴儿出来,直至婴儿慢慢地被接出母体。

    当婴儿头部将出母体时,医生或护士会吩咐产妇停止用力,此时产妇宜尽量放松,可做高程度呼吸。 

  此动作只适宜于生产时使用,在未有物理治疗师、医生及护士指导下,切勿自我练习,以免婴儿有早产之虞。

  

(编辑:蔡旭旭)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