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新妈咪哺喂母乳教战守则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8-23 20:43:28 | www.chinesejk.com

  

  生产后要开始喂母乳了,但该怎么喂?相信对于初次当妈咪的你,一定非常的困惑,以下我们要对妈咪开始授课啰!

  该怎么哺喂母乳?

  采取最舒适的坐姿,坐于有靠背的椅子或床上,如坐卧床上,背后可以拿枕头做支撑,再放一两首宝宝和你都喜欢的音乐,在愉快舒服的气氛下轻松哺喂。先将宝宝的身体、头靠在你的手臂上,并托住宝宝的臀部,以C型方法握住乳房,以乳头确碰宝宝上唇,诱发宝宝的寻乳反射,耐心等宝宝张大嘴巴,再轻柔的将乳头及乳晕放入宝宝嘴里,使宝宝的嘴含住乳头及乳晕。

  哺喂时应注意事项

  ★喂母乳时,宝宝的舌头应放在乳头下方。

  ★手握住乳房时,避免手指压迫乳晕,使婴儿不易含乳且影响乳汁的流速。

  ★刺激宝宝寻乳方法,最好是以乳头触碰婴儿的上唇。

  ★避免乳头疼痛与破皮,正确的吸含方式为:每次哺喂宝宝时,将宝宝抱靠近乳房,以避免过度拉扯乳头而受伤。经常更换姿势可改变受力点,以减少固定姿势受力点集中,而造成乳头酸痛的问题。

  哺喂母乳的时间

  ★产后尽早开始哺喂母乳,把握新生儿第一清醒期(即产后1小时内)采母婴肌肤接触,可在不匆促情况下,让宝宝寻乳。

  ★以婴儿需求主导喂食,配合宝宝需要时弹性喂奶。

  ★尽可能在婴儿清醒时哺喂,每次喂食时间长短不一;避免婴儿在哭泣时喂食(哭泣为婴儿饿过头表现)。

  宝宝吸吮时间差异性很大,大部分为5~20分钟,但也有的较长些,请不要太在意,只要注意宝宝饱足的反应即可。

  喂母乳的姿势

  以下介绍的喂奶姿势可供妈咪参考,妈咪可多和宝宝尝试、调整喂奶姿势,只要是两人都感到舒适的姿势就是最好的姿势,不必拘泥于以下喂奶姿势喔!

  1 卧姿/躺姿

  妈咪侧躺在床上,背部与头部可垫枕头,同一侧的手可放在头下,另一双手抱着婴儿头部及背部,使婴儿贴近乳房。如果要换喂另一侧的乳房,可先调整身体使另一侧乳房靠近婴儿,或与婴儿一同翻身后再喂。

  适用对象:适用于妈咪坐月子期间,或是半夜婴儿肚子饿时,可直接在床上喂母乳,甚至边喂边睡。

  2 摇篮式抱法

  让手肘当作婴儿的头枕,手前臂支撑婴儿的身体,交婴儿的一只手绕到妈咪的背后,一只手在妈咪胸前,让婴儿的肚子紧贴着妈咪的腹部,且身体与妈咪的乳房平行。无论在床上或椅子上,都可采用这个姿势,让妈咪随时随地喂奶。如果坐在椅子上,可在背部放置枕头,减轻背部的压力,亦可在双脚下势小椅子。

  3 橄榄球式抱法

  妈咪以虎口托住婴儿的头部,另一只手臂支撑婴儿的身体,使婴儿呈现头在妈咪胸前,脚在妈咪背后的姿势,采取这个姿势时,可在宝宝身体下方垫枕头或是较厚的棉被,使婴儿的头部接近乳房,并协助支撑婴儿的身体,让妈咪不必花力气抱起婴儿,减少肩膀酸痛的情形。

  适用对象:适用在双胞胎、婴儿含乳有问题、乳头较短或凹陷,或是乳房较大的妈咪,因为这个姿势可使宝宝较容易碰触到妈咪的乳房,并吸吮到乳汁。另外,由于婴儿的身体被妈咪像抱着橄榄球一样抱住,不会碰到妈咪的肚子,也适用于剖腹产的妈咪。

  4 修正橄榄球式抱法

  这个姿势与摇篮式抱法很类似,不同的是要让婴儿的身体横过妈咪的胸部,吸靠头这侧乳房。

  适用对象:新手妈咪、刚出生的婴儿,或是非常小、生病的婴儿,因为此一抱法可让妈咪清楚观察到婴儿的含乳状况。(以上资料来源:台北市母乳哺育资源手册)

  正确的含乳姿势

  母乳是由乳房的腺体组织制造,经由输乳管输送并储存在输乳窦,也就是乳晕的位置,而后再由输乳管送到乳头,因此,正确的吸奶方式是同时含住乳头及乳晕。当婴儿同时含着乳头及乳晕时,他的下嘴唇会翻起来,嘴巴会张得很大;假使婴儿只含住乳头,他不仅无法顺利吸到乳汁,妈咪的乳头也会有疼痛、破皮或裂开的情形。

  如果宝宝没有顺利地吸吮到奶水,妈咪的奶水没有移出到体外,久而久之,也会阻碍奶水的分泌,提供下列方式帮助妈咪观察宝宝是否吸到奶水:

  婴儿慢而深地吸吮:婴儿一开始吸吮的迅速可能很快,大约一秒钟两、三次,但是当宝宝吸到奶水时,吸吮的动作会变慢,大约一秒一次。

  婴儿有吞因的表现;你可以看到或听到婴儿的吞咽动作或是声音。你会观察到婴儿有这样的动作循环;吸吮→放开→暂停(吞咽)。

(编辑:蔡旭旭)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