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男性更年期的主要表现及保健方法

来源:银河网  | 发布时间:2011-09-22 00:18:27 | www.chinesejk.com

  人们传统的观念只知道妇女有更年期,却不知道也不承认男性有更年期,男性究竟有没有更年期?医学界争论了多年,也没有个准确的定论,最近意见才趋向于一致,肯定地认为男性也有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的主要表现及保健方法

  有证据表明:一般40岁以后男性的生理各方面功能开始衰退,根据年龄和平均寿命增长趋势,结合我国男性的生理结构和特点,专家认为我国男性更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妇女相比略微来得晚一点,大约在50?65岁之间。而这时的男性,正处在事业的顶峰期,工作精力的集中期,承担着对社会和家庭的重大责任,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更年期是中年迈向老年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人的生理由兴旺开始转入衰老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了解更年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以愉快的心情应对这些变化,并通过加强身体、生理等方面的保健,就可以延迟更年期的到来,或者减轻更年期症状的发生。反之,如果不了解、不正视更年期的变化,不给予必要的更年期保健,一旦力不从心,疾病会乘虚而入,可诱发心血管、神经系统、肿瘤等多种疾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认识、了解男性更年期保健,对积极做好应对变化准备和更年期保健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

男性更年期的主要表现及保健方法(2)

  男性更年期有哪些表现,1976年巴黎国际会议上称之为男性更年期障碍,表现在有关激素的缺乏、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心理变化等三个方面,只是划分的标准不如女性那么明确而已。男性更年期的主要表现:一是生理上由于睾丸功能衰退,产生的雄激素逐步减少,因而性欲降低,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下降,但不会完全丧失性功能,这是与女性更年期的根本区别。二是身体上由于年龄增大,各种脏器和“零部件”机能逐渐老化,加之社会环境、工作压力和家庭负担,体能上出现一些力不从心现象,如乏力、疲倦、失眠、食欲降低、骨骼疼痛、眼睛发花、记忆力减退、思维速度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过去历来性暴刚强、雷厉风行的人,可能变得优柔寡断,缺乏主见;过去一直好学要强的人,可能变得懒得动身,不思进取;过去待人、处事容忍大度,现在变得容易激动、发脾气。三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出现潮热、出汗、心悸等一些常见症状。其他有肥胖、前列腺增生的男性会出现排尿不畅现象。1994年欧洲的男性学术研讨会上奥地利泌尿学会将男性更年期的临床表现总结为: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综合症,目前许多专家认为它比较贴切地反映了男性更年期的本质特征。

男性更年期的主要表现及保健方法(3)

  男性更年期怎样做好更年期保健?对于多数人来说,男性更年期表现不很明显,也不很典型,这完全没有必要产生忧虑,但不能渺视更年期心理、生理变化,还是加强生活方式、情趣爱好、心理调整、环境适应、饮食合理等综合性自我保健为好。要做到三个更年期保健:更年期保健1、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正常的生活规律。更年期是人生的第三起跑线,更年期过后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因此,要在第三人生旅途中走好走稳,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尤为重要。精神百倍地致力于自己的工作就会暂时忘却疲劳和辛苦,保持生活的乐趣和正常的规律是治疗所有更年期症状的最好良方。更年期保健2、保持适当的和谐的性生活。更年期的性生活能给夫妻双方带来一种亲密感和伴侣感,达到减少疾病、促进身心健康和延缓衰老的目的。适度的性生活以第二天不感到疲劳为准。中老年性生活可避免生殖器的早衰,防止勃起功能障碍;可防止大脑的老化,使血流量增加,神经兴奋,促进食欲旺盛,睡眠香甜,精力充沛,增强抗病能力,延年益寿;可使夫妻双方焕发青春,肌肤比较滋润。总之,更年期协调和谐的性生活可谓“美丽的晚霞,余味无穷”。更年期保健三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酗酒,不抽烟,不暴饮暴食,生活讲规律,劳逸要结合;坚持适应的体育锻炼和文化、休闲活动;多吃黄豆、芝麻、红薯、西红柿等长寿食品,尽量避免过多的盐、糖和脂肪食物,烹调做到色、香、味俱佳。

(编辑:欧阳澜澜)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